施洛洐:進退兩難的控制桿

2018-09-21
施洛洐
行為治療師
 
AAA

TRAIN.jpg

幻想你現在身處在一枝控制桿面前,你正在猶豫應不應該動手操作它。那是一枝能夠令火車轉向的控制桿。火車現正失控,不能停下。它即將以高速駛經一條路軌,路軌上有五個正在專心修理的鐵路工人。但若然你拉動控制桿,火車將駛往另一條只有一個鐵路工人的路軌。無疑,你擁有那六名工人的生殺大權。那你,會怎麼做?

這是柯爾伯格(Lawrence Kohlberg)一條經典的道德兩難問題,決擇難在是否要以親手控制那操縱桿,去促成那一人的死亡,但若然你選擇不碰那控制桿,將有更多人犧牲。

求學時期,大學心理學教授曾向筆者的小組提出了這個問題,看看各人如何反應。有組員為了救出更多的人而選擇拉動控制桿、另一些組員則表示他們會選擇不觸碰那操縱桿,因為這樣便感覺沒有牽涉在事件其中。其中一名組員則笑說道,若然人數一樣,就更容易選擇,因為他一定會救樣子最好的人那一邊。當然,他只是說笑,為了緩和那道緊張的氣氛而已。

這類道德難題其實沒有正確答案,因為各自的選擇也有理由支持。不過,它們反映了人類在面對決擇時,會有不同的顧慮。贊成拉動控制桿的人,也許會被反方說成是功利主義的人,相對地,反方亦會被認定,不觸碰操縱桿只為了獨善其身、迴避責任。

面對簡單易懂的問題,人們就會感受到理性與自身感受的拉扯。有趣的是,如果問題裡加入不同元素,原來會有不少人改變選擇。不同的心理學家和哲學家都為這火車難題作過形形式式的改動。例如,若然不需要親手控制操縱桿,那麼,將會有更多人願意犧牲那一名工人以換取五名工人的性命。但假如那一名孤獨的工人是你的親人或朋友,那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選擇令火車轉軌,寧願讓火車奪去其餘五人的性命。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現在免提裝置已不是新鮮事,看著街上的人在無對象下無故說話,已見慣不怪了。話雖如此,但有時候筆者仍不禁特別注視某些人,想觀察清楚,究竟他們是真講電話,還是扮講電話,這應該是職業病吧?

    施洛洐  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