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明:土地大辯論的「秀」

2018-09-26
李華明
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
 
AAA

show1.jpg

自從林鄭上台後,很快便在2017年9月成立了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小組委任了22名非官方成員組成,任期只有一年半,至明年2月終止。這小組刻意沒有委任任何立法會議員或有政黨背景人士,但我遺憾的是也沒有任何年青人及民間團體的代表,所以在組合上仍未達到全面。

小組編製了一本76頁的諮詢文件,羅列了以年期劃分的18個選項,供市民選擇,被外界說笑為「點心紙」,其實市民在作出選擇時根本沒有掌握每個選項的背後數據,例如短中期土地供應措施中的發展粉嶺高球場(本人是球會的顧問) ,市民根本不清楚這次發展遇到的困難有多少,估計需多少時間去解決這些困難等,在缺乏數據的情況下只能憑感覺及政治立場來作出選擇,這些民意又有很大意義嗎?

「鬥大聲、鬥激烈」的公眾論壇

在9月26日便是5個月諮詢期的結束,我參加了由小組舉辦全部的4個公眾論壇,充份了解這些論壇就根本甚少有一般市民出席,我目睹同一批人出席所有論壇,發表相同的意見,在會場內也作出同樣的擾亂行為,務求以人數聲音及抗議行動來獲得傳媒的報導,他們是成功的,代表基層市民的團體包括議員和大學生,他們行動一致,很有效地反映了居住在劏房及惡劣環境的市民聲音,同時,把窮人和富豪對立起來,包括所有填海都會「益」了發展商建豪宅,公私營合作只帶來官商勾結,最好是盡快把大部份新增土地興建公屋,發展商在新界擁有的土地,一律以「土地收回條例」強行收歸政府。

以上的觀點不斷在四個論壇中重覆又重覆,而環保團體又一致反對任何填海及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小組收到這些意見究竟有很大的意義嗎?我尊重以上人士的觀點,但不斷在論壇中重覆又有很大的意義嗎?公眾論壇淪為鬥大聲,鬥人多及鬥激烈,主席黃遠輝又有什麼感想?

我在香港的政圈活動數十年,可以肯定小組的努力,特別是黃遠輝及副主席黃澤恩,他們在諮詢期內出席過百場論壇及座談會,亦會見了各界團體,這些努力我是百份百肯定的。可是,讓市民選擇那18個選項的結果便可以歸納為香港人的意見?

香港必需填海造地

我個人就正正住在填海做出來的將軍澳大片土地,這也是近十多年來最後一個大規模填海的項目,若沒有這項工程,很難想像香港如何容納現時住在將軍澳的近五十萬人口!因此,我絕對支持填海造地,棕地是需要重新規劃,但由於現時棕地上有各種經濟活動,假若沒有應對計劃,難道把這些工業一筆勾銷,令不少人失業?另外,支持全面發展粉嶺高球場的人士,根本沒有考慮增加人口會帶來現時已擠塞的道路設施,加上政府的顧問報告指出用盡172公頃也只能建一萬三千個單位,根本杯水車薪,加上球場內有四成面積是樹林的植物帶,所以只能興建這麼少量單位。

如果擴闊道路,絕對不可能在十年內完成,沒有配套,把粉嶺高球場列入短中期的選項根本是誤導市民。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對比林鄭月娥的東大嶼計劃,土供組的建議有意無意地,更加全面地及策略地降低新界農地及原居民用地的價值。一邊覓地解決香港房屋問題,一邊針對地產商過去多年於新界囤地的後遺症。

    劉信  201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