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健:自資專上教育混亂 政府政策必須明確
香港的專上教育,向來是分為公帑資助和自資兩個方面。由公帑資助的, 就是教育資助委員會(UGC)撥款營運的8間公立大學。私人亦可以自資營運專上教育, 現時根據《專上學院條例》(第320章)註冊的有11所院校。由於歷史原因, 亦有一些專上院校是根據《教育條例》(第279章)註冊成專上院校,又有一些其實根本是公立大學的附屬學院 (例如:常見的XX大學社區學院/校外進修部),因此犬牙交錯, 情況很是複雜。
專上教育,對政府來說是投資, 對商人來說是生意。政府需要負起教育的責任, 培養社會的人才;商人如果能夠營辦優質的教育,用來賺錢,也是天公地道。兩者可以同時並存,相輔相成。然而, 理想與現實往往相去甚遠,香港的專上教育,尤其自資的部份,近年已問題叢生,使學生、教師、校方和社會都蒙受損失。
現時, 香港每年約有4萬名文憑試考生,競爭進入大學。其中,以2016/17年的數字為例, 約21,000個考生考獲「3322」的基本大學入學要求,UGC八大的學位則只有15,000個。由於品牌和選擇的效應, 成績較佳的學生,很自然先填滿這15,000個學位。然後剩下的6,000人, 如果想繼續升學,便需要報讀自資課程。
同時, 又有14,000人, 是考到「2222」副學士的最低入學資格。香港在2017年有12,000個副學士學位,以及22,100個高級文憑學位,應該可以完全吸收這14,000人。
學費高昂 畢業仍需償還學債
那麼,主要問題在哪裡呢? 第一,報讀副學位的學生, 在欠缺政府的資助之下, 需要繳交高昂的學費。現在每一個UGC院校的受資助學額,政府均津貼約15萬元。假設自資院校的成本與UGC相若,就會轉嫁到學生身上,而大部份學生都會以學生貸款應付,以至欠下大量的學債。
根據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 2016 年的調查,有近三成受訪自資學生畢業後將會負債 110,001 至 200,000 元 。以現時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薪酬約只有HKD10,000來說,壓力其實很大。況且, 修讀副學士的學生,多數希望獲得學士學位,因為副學士在就業市場上吸引力不大, 無形中又增加了其在學的時間,以及需要繳交的學費及生活費負擔。
需理順公私營比例及學生資助
第二, 自資院校在和八大的競爭之間,落在下風。成績較好的學生, 很自然先選擇八大, 自資院校只能收到質素較次的學生。與此同時,八大更加開辦自己的自資課程,進一步壓縮其他自資院校的生存空間。其實, 香港的專上教育普及率相當高, 現時已經有七成的適齡學生,擁有專上學歷,當日推行副學士的政策目標已經達到。剩下來的工作,是如何理順公私營比例,以及學生的資助而已。
先說學生資助方面。本來,成績較好的學生便可以獲得多一些資助, 成績較差的又想讀書, 就要付出多一點的金錢, 也算公道。不過,期望七成適齡學生擁有專上學歷, 乃是政府自己訂下的政策目標。與此同時,越多年青人接受專上教育,對香港的整體生產力提升,亦有一定好處。
因此, 從道理上來說,沒有理由要求年青人欠下大量學債, 來協助政府達成目標。如果政府希望年青人多讀點書,便應該負起更多的責任。否則久而久之,便有可能使到成績稍次的年青人,再也不願投身副學士或自資課程,寧願出來工作,或者躲在家做隱青, 屆時政府便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其次是公私營比例。八大由於歷史原因, 擁有壟斷性地位,政府應該有明確的政策目標。如果是想開放市場, 那麼就應該在一定程度上, 扶助自資院校的成長, 不能任由強大的八大和弱小初生的自資院校自由博擊,這樣的比賽不公平。如果政府認為公立大學之間的互相競爭已經足夠,倒不如增加UGC的資助學額,至足夠吸納所有達標的學生, 變相宣佈把專上教育公有化,好過現在招來一批自資院校卻收生不足, 浪費了社會的資源,以及熱心教育人士的心血。
作者簡介:陳家健,香港領先研究所總監,香港大學校董、中學校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