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倩蕾:遲來的大閘蟹 變陣成本增銷情如何?
2018-11-08
AAA
正所謂「九月圓臍十月尖」,過往大閘蟹於中秋節後陸續抵港,不過今年首批內地大閘蟹,就遲到十一月初先有影,有蟹商就變陣,安排「蟹貨 」遊一輪飛機河,內地出口韓國再轉運香港,順利取得三地衛生證明,才可成功登陸香港,麻煩又迂廻,但能否輓回市民食蟹的信心,仍需觀望。
相關文章:
事實上,自2016年爆出二噁英風波,內地衛生部門大幅收緊出口衛生證明要求,過往大閘蟹於中秋節後陸續抵港,但今年內地部門,卻至今仍未向香港蟹商發出衞生證明書,原因未明,導致內地大閘蟹遲遲未能到港,反而只一河之隔的深圳,大閘蟹就一早應市。
內銷外銷待遇大不同,我身邊的蟹迷朋友,反應亦兩極,有人急不及待北上覓食,有人就寧願貴少少,選擇在香港拆蟹,也只信任外銷蟹,覺得食得放心最重要。每人想法不同,我就屬民以食為先類型食客,之前就和友齊北上組食蟹團,實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無有怕。
不過,有港產蟹商就狂呻,小本生意過去兩年險阻重重,捨近取遠迂迴來港,成本大增也不敢加價,只為輓回市民信心,但銷情仍大不如前,心情沉重,她說知道有同行索性停業,暫時轉行避風頭,而她則因為內地有自家蟹場,投資不少,絕難話唔做就唔做,如今洗濕咗個頭,只有見步行步,作最好期望最壞打算,先捱過今次甫開始就接近水尾的蟹季,期望明天會更好。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