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修訂逃犯條例,港府打的什麽算盤?

2019-05-14
路易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
 
AAA

LAM1.jpg

近幾個月,香港政府全力推動逃犯條例修訂,近期更表現出「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勢。人們不禁要問,一條20年都鮮有爭議的條例為何突然如此重要?社會爭議如此之大為何必須企硬?港府到底打什麽算盤?背後到底有何深意?

從往績看來公務員出身的林鄭月娥並非上綱上線之人,雖有精英心態,但在政策爭議可能影響其日後施政的情況下,她會選擇現實。年初長者綜援和三隧分流兩戰可見一斑。然而此次超過十萬人上街依然強推,明顯這次修例的重要性已經到了另外一個級別。這也可以從本港傳統左派報紙對不同事件的報道力度上有所察覺。

想了解「另外一個級別」到底是什麽概念,需要將近年一些新聞事件拼湊起來看。

2017年國家主席習近平來港視察,在講話中明確談到「香港不能成為對內地進行顛覆和滲透基地」。很多人當時將其解讀為中央警告本港的泛民主派不要「煽動」內地人反對中央。

毋庸諱言,這的確是一部分目的。但說實話,國家經過多年發展,內地主流民意對於現階段的發展模式是認同的,泛民人士想在內地「一呼百應」完全不現實。

而且這一代泛民人士對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理解比司徒華等前輩相距甚遠,即便想顛覆也不得要領。對內地社會的影響力幾乎為零,對北京的統治更是毫無威脅。

然而,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近年來,很多體制內政治鬥爭中的失利者會把香港作為外逃的第一站,四季酒店和the Upper House住了什麽人已成為公開的秘密。近年來,郭文貴、王林、肖建華等涉及重要政治事件的人物都與香港有關。郭文貴更是在海外爆料,搞到北京被動應付,吸引一眾內地網友關註,對領導人的形象影響很大。他們才是現階段真正有可能「顛覆」內地的因素。

這也和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公安部前副部長陳智敏談到的「由內地逃到香港的,有名有姓的重要罪犯達300多人」的「爆料」不謀而合。當然這些人身上都不是政治罪名,但很多人都與政治事件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筆者認為,說白了,這是一項「國家級任務」,主要是為了鞏固中央的政權,絕非針對本港或外國在港人士。但在解釋修例原因時,這些背後的深意又不能為外人道也,我猜林鄭也憋得面通紅。

然而不確定性使人恐懼。恐懼使香港各界,甚至建制派人士都打破沈默明言反對。連港府的「機關報」星島日報都發表社論勸喻政府三思。

坊間有傳聞說此次修例並非北京發令,而是林鄭獻禮。筆者同意。很可能中央並沒有「要求」,亦無「微操」,沒有手拖手告訴港府何時出手,但中央的期待是非常明確的,也十分迫切。於是在23條和逃犯條例兩個「國家級任務」之間,林鄭選擇了更容易的那一個。主動交功課,搞定逃犯條例也可以為23條立法爭取時間。

這時,港人台灣殺人案出現,成了整個計劃的「藥引子」。

也許林鄭以為佔據道德高地就可借民意快速通過法案。誰料她低估了香港社會的反彈,也小看了國際社會的反應。但開弓沒有回頭箭,如果這樣強勢出擊的行動都最終「跪低」,港府和北京會將其上升到未來香港能否有效管治的問題。

所以我們看到,原本拒絕發表意見的北京各路官員也開始表態支持。現在看來,港府是要不惜一切代價通過法案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如今距離林鄭月娥離任日子不到一個月之際,要評價她的政績似乎有點早。或許要等十幾二十年後,歷史才能給林鄭一個客觀的評價。

    戴慶成  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