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順圍:疫症肆虐更見公共空間不足
近月疫情發展反覆,政府以「限聚令」嚴格限制戶外、食肆等地方的聚集人數,更曾一度推行全日禁堂食,導致戶外工作者「搵食艱難」,有人被迫「日灑雨淋」坐在路邊席地而食。造成如此慘況,政府政策失誤固然為人詬病,但事件亦反映過往本地的公共空間一直不足。
香港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林立,公共空間更是少之又少。只有大公司才有員工休息室甚至休憩設施,一般打工仔午膳要離開辦公室,找地方享受私人時間小休,往往就只能到食肆或咖啡店;天氣炎熱下的假日,走在街上也難以找到可以坐下休息的設施,只有到食肆,才能坐下享受冷氣及與朋友相聚,這些場所彷彿已成為市民難得可享受的公共空間。
但嚴格而言,這些並不能稱為「公共空間」,公共空間應是所有人都有權進入、不會因為經濟或社會因素排斥任何人的地方。而食肆、咖啡店,都需要市民「消費」才能進入享用,即使費用不高,也已涉及經濟因素。
本地公共空間不足,源自政府將大量原有的公共空間街道私有化,成為發展用地,又過度推行道路優先、人車分隔原則,以及鐵路為本的交通政策。這種規劃使市民可以享用的空間愈來愈少,只能習慣在商場、平台及天橋間來往。例如荃灣就被視為天橋之城,其行人天橋網絡為全港最長,連接逾20個住宅、25個商場、2個鐵路站包括荃灣站及荃灣西站。雖然途人往來變得便利,但行人遊走於這些天橋之中,難以休息或享用所需服務,與橋下的各式設施、店舖都仿似被一道屏障隔開,街道經濟亦大受影響。
香港的大草地買少見少,臨海草地例如添馬公園更是不少人假日的好地方。這些在歐美國家其實相當普遍,不少街道都預留很多長椅連上蓋。即使近在咫尺的澳門,不少大街,例如大三巴街、官也街,以致一些老街,也設有很多可坐下休息的地方,不少途人買了麵包、外賣也可於長椅坐下進食。
除了進食的空間,政府亦一向忽視市民公共空間的便利。不少屋苑、屋邨附近竟然沒有大型球場、公園。市民要做運動往往要跨區訂場,但康文署的運動場使用權都經常遭炒高幾倍。根據政府資料,本港2018年中人口745萬人,按照規劃本港需要931個羽毛球場,但目前只有638個,比規劃標準少293個。本港需要建有745個籃球場才合符規劃準則,但目前只有521個,短缺224個。運動場館不足,基層又難以負擔每月數百元的健身中心月費,可以選擇的運動方式及場所難免受到限制。
要改善本地公共空間,政府應避免經濟掛帥,過份著重地皮發展帶來的經濟收益,要以市民出發,改善其生活質素,避免社會出現消閒空間的「貧富懸殊」。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