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紅:高調逮捕黎智英的「威懾力」

2020-08-17
韓咏紅
聯合早報副總編輯兼聯合早報網(中國)主編
 
AAA

7777.jpg

國際政治評論人、委內瑞拉前貿工部長莫伊塞斯·納伊姆在他2013年出版的《權力的終結》一書里,指出當時許多人仍未意識到的根本性變化——在世界範圍內,權力正在衰退中(decaying)。概括地說,權力變得相對容易獲得,但又更難運用,也更容易失掉。換言之,權力正在貶值,這個現象橫貫國家內部政治、商業、宗教、科學、教育等各個領域。

擅長說故事的納伊姆,用了少年國際棋手的真實事例開篇,形象地解釋權力是如何「衰退」。2011年,美國一名12歲非洲裔男童榮登國際象棋「大師」級。這是一項突出成就,不過與過去相比也不再那麼特別,已有越來越多低齡棋手進入國際象棋的世界且達到高超水平,信息革命,開放的國界、更高的教育水平助長了這一趨勢。

1972年,國際棋聯最高級別的「特級大師」只有88人,到了2013年,這個數字膨脹到1200。而一旦奪冠,大師們的成就被超越,又是很快的事。

本星期一早上,香港警方高調逮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前香港眾志核心成員周庭等共10人的新聞,讓我一再想起了納伊姆的《權力的終結》。

黎智英去年以來更成了大陸媒體口誅筆伐、深惡痛絕的「禍港四人幫」之「首惡」,他在《香港國安法》下落網並不讓人感到意外。中國中央政府經周密部署,出台了精心設計,密不透風的《香港國安法》,用意本來是為了能有法律依據、理直氣壯地抓捕北京眼中的「亂港港獨分子」,尤其是高調呼籲國際制裁香港的活動人士。

不過,黎智英被逮捕,以及港警一口氣逮捕10人所產生的震懾力仍十分巨大,相信也是國安法落地以來對港人心理衝擊最大的一次執法行動。

這個過程伴隨着一系列戲劇化畫面:黎智英在豪宅被捕,近午時分被押回壹傳媒總部搜證,《蘋果日報》直播展示黎智英拷着手銬,被警察押着穿過新聞室的畫面,同日又有200多名警察搜索壹傳媒總部四小時;當晚周庭也被拷上手銬從住所被帶上警車,隔天上午黎智英又押到西貢遊艇會搜證。從中,人們看到一套眼熟的大陸運作方式:先立法「定規矩」,再高調抓捕「帶頭分子」,產生震懾力。

如果不是《國安法》已然落地,換做去年此時,示威者不馬上佔領街頭才怪。但本周香港只出現零星的示威,港人甚至不太敢在社交媒體上發表反對意見。從這個方面看,《國安法》可謂發揮了神效,曾經數以十萬人計的「示威大軍」立即消散,讓港人切實感受了什麼叫「震懾力」。一些港人寄望國際社會的施壓能迫使北京軟化,結果證明是不可能。

但香港人也繼續曲折隱晦地表達着抗議,包括買光了加印至55萬份《蘋果日報》,散戶進場「護盤」將壹傳媒股價推漲五倍(當然其中也包括一些試圖火中取栗的投機者),連黎智英次子經營的餐館也有人排隊光顧,清楚反映出社會低下的暗流涌動。港人護《蘋果》,未必是因為支持黎智英本人,根本上還是在宣洩對《國安法》的不滿,對「一國兩制」前景的擔憂。這種意識只要繼續強烈地存在,就總會找到抗爭的出口。

《權力的終結》的納伊姆當時就預見到傳統權力擁有強大支配力與持續力的日子,已經遠去,這個趨勢在全球範圍已更加清晰。當然,中國大陸仍是世界上少有的,還維持着權力高度集中的政體,其行政效率甚至能讓西方體制顯得蒼白。

但是,大陸式的權力展示方式,來到香港這個帶着「逃民」傳統,信息流通,又具有強烈個體意識的現代化社會,能維持社會長期安寧嗎?前景不是太樂觀。

一些人評論,一次過逮捕黎智英等10人、高調搜查媒體的做法可能「用力過猛」。當局勿以此為常態,若激起港人強烈反彈,迫使大陸介入甚至動用武力,肯定又是雙輸的結果。本周,全國人大也決定讓本屆香港立法會延任,被取消下屆參選資格的四名泛民議員估計將可保住席位多一年,這倒是北京對泛民主派的一次示好,屬於難得的和解信息。

順着這個邏輯,在有了《國安法》保底之後,在法律必要的手段外,當局在香港展示權力威懾力時還是宜慎之又慎,並且需要治理思維上的突破,震懾性的做法能取得一時之效,但人們總會有出口反彈,香港畢竟與內地不同。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民主黨晚宴之所以屢屢受到阻滯,主要是受其「名聲」所致,一個與「攬炒派」齊上齊落的政黨,一個至今拒絕與激進勢力切割的政黨,一個多名核心成員不是身陷囹圄,就是潛逃外國,甚至淪為通緝犯的政黨,自然令人避之則吉。

    卓偉  20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