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在山:出售公屋可減少輪候冊人數
近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在網誌表示,2015至2020年5個年度共約6.69萬個公屋單位落成,但公屋居民人數僅上升約6萬。由於人口老化和少子化,公屋平均住戶人數下跌,令公屋受惠人數減少,在投入同樣資源受惠人數會減少下,供不應求的情况變得更嚴峻。有人可能歸咎於土地供應(麵粉)與房屋供應(麵包)不足,導致公屋輪候愈來愈長,但又是否可探討一下如何通過「出售公屋」,為公屋住戶(消費者)提供誘因,從而改善有關問題?
根據「房屋統計數字2020」顯示,公屋單位的平均住戶人數一直下降,由2006年每戶平均3人,至2019年下跌至2.7人;而因應平均住戶人數下跌,公屋人均居住面積亦因而上升,由2007年的12.2平方米上升至今年的13.4平方米,即約145平方呎。陳帆又提到去年公布《長遠房屋策略——2019年周年進度報告》,在2020/21年度起十年期內可建27.2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較30.1萬個單位的供應目標仍欠缺2.9萬個,而現時公屋平均輪候時間亦愈來愈長,長達5.5年。
過去公屋單位不斷增加,惟住戶人數反倒下降,正好反映公共房屋資源未能善用,而導致上述效果,可能有數個理由:在目前公屋政策下,住戶分戶、離婚等行為創造了新的公屋需求,增加公屋重新輪候的人數,到成功上樓時,亦同時拉低整體家庭住戶人數;此外,由於出租公屋未能自由轉換及出租,很多家庭因為子女踏入社會工作後,或因超出富戶入息要求,而需要繳交雙倍甚至市值租金,導致出現與父母申請分居,甚至另行申請公屋,間接自行分戶。
根據房委會過去的數字反映,本身居於公屋的公屋輪候冊申請人,由2001/02年的1.5萬宗,上升近4倍至2013/14年的7.4萬宗,佔當時整體申請宗數25萬的近三成,正好反映很多公屋住戶根本無法離開公屋體系。房屋供應短缺,樓價急升令置業鏈斷裂,新增的房屋需求只能繼續由公屋體系吸納。隨着公屋供應緊絀,輪候冊隊伍自然越來越長。
反過來說,如果政府全面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即出售公屋),整個生態又是否會有很大改變?顯而易見,隨着住戶由租客變成業主,很多人的行為亦會相應改變。出售公屋正好減少分戶、假離婚的誘因;業主與租客的身份和心態都不同,若公屋戶能擁有單位業權,他們便能像私樓業主般「盡用」其單位的使用權,公屋富戶再不用「分戶」或「除名」,即使子女出身亦不用搬離家中,或加入輪候冊,等於從源頭減少公屋需求,幾代同堂能繼續住在一起,同時解決獨居長者以及小朋友缺乏託管照顧等問題。
正如早前筆者另一篇談及《「白居二」藏富於民 好過政府派錢》一文指出,今天貧富懸殊的最大問題,不是收入不均問題,而是收入增長追不上資產升值帶來的資產分布不均。現時房屋政策把很多家庭鎖在公營房屋體系,令香港欠缺「均富機制」。在全球經濟不景與持續貨幣量化寬鬆下,相信政府通過協助市民置業,達至「藏富於民」這種資產增值方式,較通過「派錢」對庫房的財政儲備更為有利。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