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沉沒在水底的三百年客家村

2020-12-18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3081608270141_.pic.jpg

疫情陰霾下,市民都喜歡往郊野踏青,海闊天高的萬宜水庫,是最熱門的去處之一。

萬宜是香港最大的水庫,儲水量600億加侖。東壩遊人如織,筆者迎風佇立,卻不勝慨嘆。這裡當年叫官門海峽,圍堤築壩之前,有十多個原始村落,包括爛泥灣村、沙咀村,如今沉埋水底。

3071608270140_.pic_hd.jpg

3091608270142_.pic_hd.jpg

WechatIMG317.jpeg

爛泥灣村有長逾三百年的歷史,村內住有50多戶人家,大約四百名客家人,以農業和漁業維生。1965年,香港政府計劃在西貢官門水道興建萬宜水庫。作為該海峽北岸最大的村落,爛泥灣村會被淹沒。情形類似中國的長江三峽工程,西南大量的古村鎮長眠水底,只是規模不同而已。

萬宜水庫的工程在1969年展開,1971年動工,1978年底完工,是香港最後一個興建的水塘。佔地面積2,000畝,只及船灣淡水湖的四分之三,但萬宜的東西水壩高築,因此容量比第二大的船灣多逾二成。

3101608270143_.pic_hd.jpg

3111608270144_.pic_hd.jpg

萬宜水庫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耗資最龐大的工程。港府沒有對原居民「強拆」,村民被遷徙至西貢舊墟近西貢碼頭一帶,因遷徙影響的村民可得到政府相應的賠償,而村落的建築物從此在水底之下。

2006年,香港電台的攝製隊獲水務署破例准許,潛入百尺水底,拍攝《獅子山下:水中的故鄉》特輯。沉沒在水底四十多年的客家村首次「曝光」。在梅艷芳「似水流年」的背景音樂襯托下,斷垣殘壁、石柱陶瓦、籮筐鐵犁、大片的竹林,漸次呈現在電視觀眾眼前,恍如穿越時空之旅,催人淚下。

3121608270145_.pic_hd.jpg

3131608270146_.pic_hd.jpg

爛泥灣村消失了,新址易名為萬宜灣村。當年還是二十多歲的李國華,是爛泥灣村村長的兒子,後來成了萬宜灣村長。看見攝製隊拍下的片段時,故鄉頓時浮現,「仍記得放牛、游水、摸蜆和貴妃蚌的日子。村民清晨五時起床落田,傍晚五時回家中」。

他表示,先民早於清朝乾隆年間來港定居,年紀大的都不太願遷出,畢竟有感情。「看到水底的一屋一瓦,現在還記得,當中拍到的大王伯公雕像,是村落的守護神,但不同的是已在水底」。當然,沉沒在水底的不僅僅是舊時屋舍器物,還有湮沒在歷史塵煙中的客家農耕歲月。那是香港的集體記憶。

3141608270284_.pic_hd.jpg

3151608270285_.pic_hd.jpg

萬宜水庫在1978年竣工,人們在家中擰開龍頭就有源源不斷的自來水,早已忘記了當年限制用水的艱辛。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也被大都會的萬家燈火、車水馬龍所取代。

香港著名的鄉謠歌手區瑞強,感懷萬宜水庫的前世今生,曾經創作一首歌曲,筆者不記得歌名了。但漫山遍野的野牡丹,還有村民當年遺下現在仍在繁衍、四處遊走的野牛,仍能喚起那揮之不去的鄉愁。

3161608270286_.pic_hd.jpg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