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隆:評論「一國兩制」 當局者清 旁觀者迷
古語雖有云:「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可能是「當局者清,旁觀者迷」!我們不妨從最近一宗全城關注的新聞說起。
2021年3月31日的媒體頭條幾乎眾口一詞,都圍繞著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完成立法的這單大新聞。這條30日在北京的人大會議中正式通過並在31日正式生效的法律,雖在此前已有較充分的社會討論,但因其會改變香港政治與選舉的「遊戲規則」,仍然引發香港社會乃至全球社會的高度關注。但值得玩味的地方就在今天各大媒體的新聞角度當中!
一宗新聞 多重角度
《文匯》、《大公》、《商報》大篇幅的報道詳細內容,顯示了對該新聞的高度重視與明確支持。而《蘋果日報》、《立場》、《眾新聞》等不約同用上「閹割選制」、「肢解民主」等恐怖字眼,表達反對聲音,大概也是意料中事。《信報》關注立法會直選萎縮,社論《修訂案實施 選委會飾演扭轉乾坤角色》則關注選委會的重要角色,《星島》以「大增愛國愛港席位」配上《政制除亂回正軌 民主可穩步發展》的社論。而《明報》則呈現不同聲音:《林鄭稱完善 學者:政制突然死亡》,新聞集中討論新增了若干「入閘功能」的優與劣。一件新聞有多種角度解讀,這也許從事實論證了香港的新聞自由並未因港區國安法的通過而受到任何干擾,同樣百花齊放、意見紛紜。
外媒的角度則有趣多了,紛紛使用「加強管控」(Plan to control election)、「香港危險」(Hong Kong in Crisis)等激烈字眼,前港督彭定康也「搭嘴」表示香港的選舉改革代表北京主動破壞一國兩制。但最激烈的聲音還算來自寶島政界,江啟臣稱香港選舉改革代表「一國兩制已成歷史」,馬英九也有類似的表態,綠營更是激烈,直批「台灣不接受(一國兩制)」,要「對抗中共聲援香港」。
那些沒有營養的發聲
但有趣的是,「肥彭」離開香港已經24年,江啟臣、蔡英文等人更是從未來過香港。他們對「一國兩制」的批評依據不過來自個人印象與媒體的片言隻字,更甚者,是因為要表態自己的政治立場,去表達一些自己都不相信的言論。這些旁觀的意見領袖,對於「一國兩制」如何具體落實?遇到那些困難?困難的原因何在?又該如何解決?如何才對香港最有利?一連串的具體思考一一跳過,管中窺豹,盲人摸象,直接拋出的批評無疑是沒有營養的發聲,這若不是旁觀者迷,便是居心叵測。
誰對「一國兩制」最有發言權?自然是當局者清,只有生活在這個城市的700多萬香港人,還有設計與執行這套制度的中央與特區政府,目睹黑暴事件對社會與經濟甚至價值觀的巨大破壞,才能體會到香港為何迫切需要一場大規模的政治制度改革。
當然我們知道,社會面對一場大規模改革,有人有所疑慮,分屬意料之中,因此所謂「一國兩制已死」的論調在香港也有流傳,支持者的理由不外有三:其一,立法會直選比例降低,因此認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壓縮。其二,認為新制度對傳統泛民不利,他們聲言這是民主倒退,其三,認為國安法將打擊港人的言論等自由。但這三個理由顯然是經不起推敲的。
我們來一一分析。其一,立法會席次大增20席,選委會大增300席,可以參與的界別更廣泛,有更多不同光譜的市民代表可參政議政,那應該是提供更廣泛的參政議政空間,壓縮之說恐怕只是部分人的個人情緒。其次,新制度並不排斥泛民或反對派,但明言排斥「港獨賣國」之徒,若傳統泛民認為只有「港獨賣國」才是自己的政治追求,那應該效仿羅冠聰、許智峯等人一走了之。其三,國安法有明確的打擊目標,除此外並無干涉其他人身自由。
那為何選舉制度改革會引發一些憂慮?這說明過往制度推行出現問題,主要在於過往執政者的工作不足,不僅是特區政府,不僅是建制派,還有反對派都應該反省,一個制度走到非要改革,那是整個制度參與者的共業與責任。幸好香港有「一國兩制」,一個國家基礎,奉行兩種不同價值觀的社會體系,這也能保存香港特色也能兼具中國特色。但當「一國」需要出手調整「兩制」,是否已經針對問題準確把脈,開方調理,我們且拭目以待,這是歷史留給香港未來從政者的一張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