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科:傳統泛民撤出議會 選民自會策略投票

2021-05-17
韓成科
香港文化協進智庫高級副總裁、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5-17 at 09.55.10.jpeg

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日前撰文指修例令香港政治制度大倒退,民主黨正就是否參選討論,最終由特別大會決定,強調是否參選「必定」會考慮市民意見,「若大部份市民不贊成,我們強行參選便等於自殺」。現在看來,民主黨等傳統泛民政黨參選12月立法會選舉的機會已是微乎其微,羅健熙也明言黨內並沒有多少人表達參選意願。在當前的政治環境下,民主黨參選將被「同路人」視為「投降派」,就如劉慧卿所說是「政治自殺」,這樣相信不用再交託民調,民主黨中委會這次很可能會「做一回主」,否決參加立法會選舉。

然而,民主黨一直強調不參選的,只是今屆立法會選舉,而不是之後的立法會選舉,黨內元老單仲偕甚至明言民主黨應留待下一屆才參選。為什麼民主黨認為今屆不參選但下一屆參選又沒有問題?當中可能是認為選舉制度下一屆又會再變,又或是認為屆時泛民支持者的民意有變,民主黨可以理直氣壯的參選,但這樣究竟是政治判斷還是一廂情願?

中央對香港選舉動大手術,難道只為了一屆選舉?不可能的。儘管「雙普選」仍然是「最終目標」,但這個目標完全可以在2047年或之後才實現。在下一屆,選舉制度再出現大變的機會並不存在,至於政治形勢也不見到會出現大幅度轉變,對於攬炒、「港獨」勢力的打擊只會有增無減,撥亂反正的力度只會不斷加大。這樣民主黨今屆如果因為不滿意選舉制度,又或是擔心所謂「政治自殺」而不選的話,這樣他們不選的將不只是今屆,而是將永遠撤出議會路線,變成壓力團體。如果是這樣,民主黨有責任向外界向自己的黨友講清楚,而不是一味顧左右而言他。

或者,民主黨認為新選舉制度下需要其參選,因為中央說過不搞「清一色」,而民主黨正是中央可接受的反對派,所以中央一定希望民主黨參選甚至會開出條件。這恐怕是民主黨「美麗的誤會」,新選制不搞「清一色」,但也不代表要對民主黨搞「勸進」,況且今日的民主黨再不也是當年支持政改、溫和理性的民主黨,民主黨的「質變」令到其在中央心目中的地位已經大幅降低,民主黨參選當然歡迎,但這是有前提、有要求,民主黨達不到同樣不能「入閘」。新選制不見得沒有民主黨不可。

而且,傳統泛民政黨就算不選,不見得泛民支持者就會不出來投票。選民在選舉中同樣會進行策略投票,即是選民為了阻止最不喜歡的候選人勝出,往往會投給另一名不一定立場相近,但有較大機會勝出的候選人,藉此阻止最不喜歡的候選人當選。對泛民支持者而言,最不喜歡的當然是建制派候選人,而相信在選舉中也有一些中間偏泛民的人士、一些前泛民政黨的人士參選,這些人雖然不屬於傳統泛民一員,但在本質上肯定不是建制派。這樣泛民支持者有三個選擇:投白票、不投票、投非建制派候選人。

投白票或不投票都屬於浪費選票,也不會影響到選舉結果,再加上政府將立法禁止動煽惑他人不投票、投白票或廢票。投白票、不投票對泛民支持者並沒有任何好處,相反策略性支持非建制派候選人,藉以阻止建制派盡取地區直選的20席,更符合泛民支持者利益。而且,這些非建制派候選人獲勝,將可代表泛民支持者在立法會發聲,這較完全「在野」的傳統泛民政黨更能發揮作用。所以,就算傳統泛民政黨撤出議會,選民也會策略投票,「沒有舊泛民,也會支持泛民」,反正泛民又沒有「獨家認證」。

這樣,拒絕參選的傳統泛民政黨將會面對一個相當尷尬的局面。沒有了他們,立法會依然有泛民聲音,立法會不會「清一色」,只是泛民的位置及地位失去了,被取而代之了。曾經,泛民提出所謂三條戰線論:國際線、街頭線、議會線。而今在國安法下,國際線、街頭線已經潰不成軍,餘下議會線本來更應保住,但傳統泛民卻反其道自行,自我斷去議會線,令所謂三條戰線全面崩解,他們以為這樣可以顯示出所謂堅定抗爭者的面目,但最終只會葬送自己的政治生命,而不會改變到任何局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對於香港新的政治環境和選舉生態,非建制派顯然並未能適應,心底裡仍然是排抗新的選舉制度,但同時,完善後的選舉制度,絕不可能是「一時」之制,將會一直沿用並成為香港政制發展的「新路徑」,這意味拒絕接受新選制,不只是缺席一屆的選舉,而是永遠隔絕於香港選舉之路,這樣政黨就沒有再存在的需要和意義。非建制派如果接連拒絕參加新的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意思已經非常明確,就是「永別選舉」,這樣其成員就要思考出路問題,不想選的可留下,想選的化整為零,劃清界線,丟掉包袱,輕裝上陣,似乎是唯一出路。

    韓成科  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