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宇:雙循環人才培育計劃連接中外

2021-11-26
 
AAA

shutterstock_1974187772.jpg

2021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國未來須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為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好人才基礎。
自林鄭月娥執政版來,「三業三政」已貫徹於青年發展政策之中,既有不斷增加青年實習機會的資助,亦推出了「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旨在鼓勵、資助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發展事業;早前全國青聯推出「中央惠港青年八條」,更涉及港青參與內地實習、內地就業及創業項目支持等措施。然而,上述政策均集中於受惠人數,而缺乏仔細的培育方案,我們應把青年發展的資源用於提升培育計劃的質量。

shutterstock_157315883.jpg

星洲國際人才培育由公營機構主導

另一邊廂,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推出了新加坡國際化人才培育計劃(Global Ready Talent Programme, GRT),分為管理培訓(Management Associate)及本地及海外實習(Internship)兩類機會。前者主要招募應屆畢業生或工作經驗不超過3年者,後者則由局方與新加坡的商會、商團及高等院校合作,為學生提供優質實習機會。
2019年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推介該計劃時指出,新加坡企業拓展海外業務必先培養一批具備國際視野及熟悉海外市場運作的年輕國人。該計劃率先由東南亞、中國和印度60家新加坡企業,為新加坡學生提供110個海外實習機會和86個管理培訓生的職位,並於未來五年增至5000個海外實習機會。乍看之下,新加坡亦着重受惠人數,但上述的實習機會皆由企業發展局與新加坡的商會、商團合作,公司及崗位皆須經過評估,確保符合計劃目標,新加坡當局的參與更提升了整個計劃的戰略價值。

推雙循環人才培育計劃

面對國際形勢變化,香港人才有幾項重要的特質。一是特區護照在世界大部分地區均享有免簽待遇,較少出國公幹的制肘;二是香港人才普遍通諳兩文三語,在大部分市場可擔任溝通工作;三是由於家庭及國際化緣故,香港人才的國際網絡亦較內地青年為佳。雖然現有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及惠港八條均會為青年提供大量崗位,但面對不同企業的市場側重不同,年輕人才恐未能獲得最全面的發展資訊,因此而錯失最快速的發展機會。
因此,港府實應發揮統籌能力,分別協調在中國國內不同區域(如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外國不同市場經營的公司、香港商會,制訂共通及針對不同市場的培訓計劃,推出「雙循環人才培訓計劃」(Dual Circulation Ready Talent),讓有潛質人才在職涯初期便掌握國內的發展機遇,亦了解我國與外國的商機及文化,為未來打好人才基礎。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筆者重視青年發展藝術科技,樂見教育界推動STEAM培養人才,小學中學及大學教育後青年投入社會成才,亦為下一代經濟之新力軍,需預先考慮人才政策的接力,以吸引於區內發展

    陳承宇博士  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