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客家文化節
新界石門上週末有一個「客家文化節」,由1926年成立的鄉議局舉辦。據說該活動由申請到開辦超過一年,準備時間不可謂不充分,但可以提昇的空間很大,畢竟這是鄉議局的首辦。
陳嘉敏校長是今次客家文化節的操盤手。她是青衣島的客家原住民,從加拿大學成返港一直扎根社區,早在1988年已成為葵青區第一位女性區議員,亦是當年最年輕的議員。她看到筆者頭戴客家農婦的涼帽,一身傳統裝束,笑說怎麼就沒想到這些像徵客家的招牌和道具。不過,我們倆都異口同聲說,「沒關係,還有下次」。
嘉敏說,「最意想不到的是,被師傅拉上台示範客家功夫之東江周家螳螂拳」。她跟師傅李天來其實只上了三堂課,但身手不凡,精神更是可嘉,全場拍爛手掌,真係「表姐你好嘢」。
香港地生活節奏很快,平時各有各忙,所以參加客家文化節的一大開心事就是能見到眾多新朋舊友,包括兩岸客家聯會會長江全孚,還有都是客家籍的明星鄭文雅小姐、鄧達智先生、鳳凰衛視主持人曾靜漪小姐、客家語言學家劉鎮發教授等等。
過客家節慶,重在參與互動,除了弘揚逾三百年歷史的客家功夫,展示「三步箭」、「三箭搖橋」、「四板驚勁」等基本拳術套路,還有客家山歌表演、迷你麒麟紮作、茶粿作坊、客家小食攤位等,增加了互動及娛樂性。但有些環節綵排不足,如一群客家妹手執歌紙低頭吟,感覺在「讀山歌而不是唱山歌」。
舞麒麟絕對是客家節慶的傳統特色。客家人視麒麟為瑞獸,可化解煞氣,趨吉避凶。在早期的山區鄉村,舞麒麟集健身、娛樂、保衛家園及宗教儀式於一身。現時在香港新界舞麒麟,成為社區和諧以及客家身份認同的重要元素。紮作工作坊的鄧肇麟在現場表示,「要製作一頭麒麟,由紮作到舖紙上色需要很長時間,所以今次特意以迷你形式來進行,讓市民可以淺嘗體驗」。
茶粿是香港客家最流行的小食。一大班「客家廚娘」在現場作坊忙得熱火朝天,憑添節慶氣氛。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現場圖文並茂介紹的《九大簋 - 香港客家傳統飲食文化》。陳嘉敏對筆者表示,籌辦今次活動最難忘的經歷,是落鄉請教沙頭角擔水坑村徐村長及幾位製作九大簋嘅師傅。由於一班師傅各有各忙,所以好難約,「但係我哋好堅持」,「見到被訪者愈講愈興奮嘅情況令我覺得非常溫馨,今日能夠以兄弟班製作九大簋嘅模式真係唔容易!」
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研究發展經理黃君健表示,客家九大簋文化已經失傳,但由於近年很多人對這種飲食文化產生興趣,再掀熱潮。
但是,據筆者粗淺的研究,九大簋不是客家獨有,廣府也流行。「九大簋」的「簋」,是古代用用放置食物之器皿,圓、方形狀兼備,材質由木製、陶製、銅製兼有。
簋最早在商周時期已出現,可見此器物的歷史與「鼎」不遑多讓。廣東省三水縣金本鎮(今佛山市三水區)曾經出土東漢前期一座古墓,見粵人所稱的「簋」,可裝五至六斤米飯。九個「超大碗」,如果按當今普通人的食量,可供逾百人享用。換言之,九大簋只在宴席出現,不是家常便飯。
至於「九大」,象徵「風、雲、雷、雨、海、火、水、地、天」,乃萬物之最。置一桌之上,意涵豐盛且隆重。在客家傳統村落的宴席,每張枱都有九款菜式,每道菜都用雞公碗盛載,在宗族祠堂外擺數十圍枱,盛大場面足以昭示客家人聚族而居、抱團興旺的習俗。
作為中華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客家九大簋在食材方面有其特色,概括而論就是「土法上馬,就地取材」。沒有牛肉,因為在農耕歲月,牛是耕民的「最佳拍檔」。香港新界的九大簋沒有固定菜式,而是「各處鄉村各處例」,豬皮、蘿蔔、香菇、雞腳、魚鰾皆可入饌,且傳承客家菜「咸、肥、香」的本色。
今次是鄉議局首次主辦。但香港第一屆客家文化節大約在十年前,籌劃的民政事務局前局長何志平。他母親是筆者校友,出身梅州的名門望族。我們還習慣稱何局長的明星太太胡慧中為「客家媳婦」。
何志平籌辦的本港第一屆「客家文化節」,有些內容是今次沒有的,例如客家詩文書畫藝術、客家風情的泥塑、傳統鄉村的炆豬肉大賽、客家文化論壇和藝術表演等,其經驗及資源皆可借鑒和傳承。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