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雄:「以結果為目標」只是七份之一
李家超正式當選為第六屆香港行政長官,他多次提及「以結果為目標」,忽然令我想起管理類書籍中的經典《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書中提及的七個習慣,確實很適合應用到政府管治上,不論你是特首或是一個普通公務員,都可以大派用場,提升工作質素。
習慣一:積極主動
政府時常被人批評做事按章工作,欠缺靈活。應該好好採取主動為市民解決過去、現在及未來的問題,擔當有責任的政府,主動創造對香港發展有利的環境。積極主動不等於膽大妄為或是忽略民意,而是要充分對市民負責,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習慣二:以終為始
「以終為始」就是以結果為目標,在任何政策草擬之時,應該先設定好結果為目標,因應其目標再計劃如何實行。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政府做事往往忽略以目標為本,就好似劏房條例,條例雖然通過,但劏房情況一樣冇改善,這就是因為沒設定好目標,認真解決劏房問題。
習慣三:要事第一
精髓在於辨認出重要的事情,且排除其他次要事務的糾纏,將精力聚焦於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香港現時面對的問題有很多,政制發展、房屋、經濟及對抗疫情等,都是「老大難」; 但造成政府施政困難,社會撕裂分化,恐怕主要不是房屋問題。政府如果不肯去接受現實,只會導致施政事倍功半,甚至令香港問題持續惡化。
習慣四:雙贏思維
在雙贏思維下,政府每一項施政應做到市民及國家同時得益,平衡兩者之間的期望,繼而減少雙方之間的對立。這樣才可以萬眾一心,為香港發展共同努力。
習慣五:知彼知己
政府首先要以同理心去了解市民的需要,再用恰當的表達方式傳遞政府的觀點,爭取市民瞭解以及認同。缺乏同理心的政府,是絕對得不到市民支持的。
習慣六:統合綜效
統合綜效的精髓就是尊重差異,找出共同認可的第三條出路, 達至一加一大於二。 政府如果想施政更有效率,應該要尊重不同意見,帶領香港開拓一條新的光明大道。
習慣七:不斷更新
隨着世界局勢、科技發展、環境氣候改變等,整個政府的管治思維亦需要不斷更新及改善,運用創新科技協助提升管治效能,不斷提升管治能力及執行力,應付未來的種種挑戰。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