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尚明:信任
隨着放寬入境檢疫限制,新冠疫情好像開始進入最後階段,見到曙光。回想過去兩年多,政府推出眾多抗疫措施,可是推行時總是諸多阻滯,事倍功半。為甚麼會發生此現象?因為普遍市民對特區政府缺乏了「信任」。
研究發現:當普羅大眾對政府信任時,大眾對政府的認受性將被會提高,政府施政的成本(包括社會、經濟及政治成本)會被降低,從而使其政策推動的效率及有效程度提升。相反,當社會對政府不信任時,除了影響政府的認受性外,政府也會着眼於短期的利益(如:派錢)而忽略了全面的政策規劃,最後受害的也是市民。
甚麼因素會影響到社會對政府的信任程度呢?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的研究發現政府的「價值觀 」(value)及「能力」(competence)為兩項決定大眾對政府是否信任的因素。政府的「 價值觀」是指政府是否誠實(Integrity),是否開明及具透明度(Openness & Transparency),與及有關政府是否公平公正(Fairness);而政府的「能力」是指政府是否能有效回應市民的需要(Responsiveness),與及政府是否可靠(Reliability)。有趣的是:政府是否值得信任的因素與後果是互為因果的:如果大眾對政府不信任 ,政府的施政將舉步維艱,其政策的效果將大打折扣,政府將會被視為沒有能力,大眾對政府更加不信任,結果產生了惡性循環,無法抽身。
特區政府如要從此惡性循環中抽身出來,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從「價值觀」着手。當中,「開明及具透明度」也是最容易被顯示出來的。待疫情再進一步受控的時候,特區政府宜加強與市民的溝通,例如舉行公開論壇,由社會中德高望重的人士主持,另由副局長或以上的官員出席,解釋其管理範疇下的政策,同時亦可收集意見。「民主思路」於其「一國兩制」指數第十次報告中更建議增設特首辦新聞發言人,每天主持記者會,面向本地及國際傳媒,適時、充分及恰當地解釋及回應政策議題。這些也是可以加強政府的開明性及透明度,有助提升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度。
在第六屆特區政府成立三個月的時間,各官員實要急起直追,爭取大眾的信任度,未來的施政才可事半功倍。
參考:
•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2013). Chapter 1 Trust in government, policy effectiveness and the governance agenda: Government at a Glance 2013 . OECD Publishing.
• 民主思路「一國兩制」指數(2022年H1上半年)(http://pathofdemocracy.hk/wp-content/uploads/2017/07/PoD_1C2SReport_2022H1.pdf)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