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賢力量:搶企業就是搶人才
作者:政賢力量青年時事評論員成嘉豪
壯大香港本土科研人才庫是社會各界的共同願景。近日,由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舉辦的首屆「香港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順利完結,大賽更甄選出11隊中小學生隊伍代表香港參加全國賽,港區首次參賽便斬獲佳績,喜獲6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之佳績,體現了香港優越的科研教育實力。政府必須着力優化科研人才的長遠發展路徑,才能珍惜這些出色的樹苗。
科研創新出路偏窄 挫本地人才積極性
回顧世界銀行在2019年,即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數據,香港每百萬人中僅有4,266名研究人員,遠少於其它開放式經濟體,如7,834人的瑞典、7,287人的新加坡、5,552人的瑞士。此外,由初創企業組織與香港大學合作發表的「香港初創企業指數2019-2020」中,香港在「人才供應」方面在亞洲區內13城市中排第12,僅勝澳門。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科研創新出路不佳。具體而言,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19/20年度的統計,工程科與科技科學士畢業生的平均年薪為23.3萬港元,倒數第三,首位為48.2萬港元,被醫學、教育等科目大幅拋離。由於本地人才庫薄弱,香港對創科企業落戶的吸引力下降,與此同時,缺乏大型科研機構與創科企業落戶香港,本地的就業市場便沒有足夠的科研崗位去容納畢業生,形成惡性循環。
政府搶企業擴出路 亦應助港生握機遇
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其中一個方案便是拓展本地私人科研就業市場,為本地科研人才提供一批優質的科研就業崗位。在這方面,新加坡或可為香港之師。按2019年統計,新加坡超過半數的研究人員(約51%,23,272人)在私營部門(Private sector)崗位工作,在高等院校(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的研究人員約33%(15,316人)。反觀香港,於高等教育機構(Higher education sector)的研究人員約58%(20,643人),在工商機構(Business sector),則等同新加坡之私營部門的崗位工作只有約39%(13,748人)。私人市場崗位多,自然能夠吸引人才投身科研,正如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在立法會指出:「人才跟機遇走」。經過充實的人才市場,自然吸引更多企業落戶,為就業市場帶來更多就業崗位,形成良性循環,讓本地人才庫如雪球般愈滾愈大。
本屆政府首份施政報告史無前例地把重點放在「搶企業」上,若能成功引進優質科研企業,不僅短期內為香港經濟注入活力,長遠更可拓寬本地科研就業市場。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創科產業剛起步,本地畢業生的競爭力在初期或未如理想。創科企業儘管落戶香港,可能依然傾向聘請海外科研人員來港填補崗位。筆者提議政府在與重點企業洽商時,應提供更大誘因促使落戶企業聘請更多本地科研人才,並維持做法至少數年。例如,港府可為聘請滿某個特定比例本地科研人才的落戶企業提供稅務優惠,或在現時創新科技署推行的「創科實習計劃」基礎上,拓展並涵蓋全職畢業生,為聘請本地人才的企業提供半年至一年的資助。如何成功實踐則有待社會各界積極探討,但其核心在於如何使剛起步的本地科研就業市場充分受益於「搶企業」的措施,讓本地人才庫能夠茁壯發展壯大,完善本地創科生態。
本次香港代表隊在「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取得的佳績再一次證明了香港青少年在STEAM上的潛能。若能好好培養,何愁無本地科研人才可用?這實在有賴政府為他們的長遠發展提供一個光明的願景。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