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麟:香港既要搶人才 更要留人才

2022-11-30
朱兆麟
香港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公署ESBN成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2-11-22 at 5.16.29 PM (1).jpeg

行政長官上月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重點包括「搶企業」、「搶人才」,當中由政務司司長帶領「人才服務窗口」統籌招攬人才,形成更有系統的人才政策,回應社會對企業及人才的渴求。但部份措施除了可能捉錯用神,更令市民感覺負面,質疑政府忽視本地人才;當局亦應加強留人才,以免顧此失彼。

施政報告提出向合資格外來人才退還在港置業額外的印花稅,是想解決住屋問題窒礙海外人才來港問題;但外地專才更注重的是營商環境及活動的自由流通。有不少外地專才亦表示,最關注的是在港的發展前境、就業機會選擇等,故讚賞政府提出延長工作簽證的措施,但認為施政報告中退還印花稅措施對他們留港與否影響不大;亦有人指出七年才退稅時間太長,當中可能有很多變數。

招攬外來人才應是補充人才的短期措施,搶回來的人才即使能令香港受惠一時,但他們本身對香港未有感情,之後也可能很快再轉去心目中更好的地方發展;相對而言,已落地生根的香港人,對這地方有感情,更能長久地貢獻香港,故「留人才」才是香港長遠繁榮之本。統計處資料顯示,過去一年有約11.32萬香港居民淨移出,當中不乏高收入及專業人士,對整體經濟結構和發展造成一定影響,故應要盡快為本地的人才流失和移民潮止血,為本地人才提供更好的事業發展和生活保障。

世界不同地區也會積極搶奪自己地區最需要、高端、優質的行業人才,近年面對新加坡等地區的競爭,港府應對本地各行業人才的情況,包括其需求、流失情況也應作一次全面的檢討,早作打算並定針對措施,而非待短缺時才「臨急抱佛腳」。即使是一些門檻較低,目前人才短缺問題沒那麼迫切、毋須專業認證的行業,例如市場推廣、公關、傳媒等行業,但由於其行內資歷、人脈等往往難以取代,與新入行者可以有很大差異,也需要及早正視人才流失,確保行業質素。

不少港人面對上流受阻、工時長、沒時間組織家庭或照顧子女等問題。政府當務之急,是推出措施令更多本地人才盡快受惠。例如為一些有意轉行到高新創科行業,但無從入手的人士,提供更多元化的在職培訓計劃及津貼;針對有意組織家庭、有子女但工作繁忙的人士,研究提供聘請外傭津貼、推動更廣泛的家庭友善措施,立法規管工時及超時津貼安排。

今次施政報告其實也有提出培育本地人才的政策,例如推動STEAM教育有助培育下一代人才、推廣職專教育都可有助在職人士升級專型;港府亦要嚴選招攬來港的企業,重點引進本港目前較缺乏的創科、工業或環保相關企業,避免引入一些金融、「賺快錢」類型的公司,才能推動產業多元化,達到吸引人才及培育本地人才的目標,配合施政報告提出的資助大學研發團隊推動科研成果商品化、設立「工業專員」統籌「再工業化」、等措施,促進產業多元化,慢慢「做大個餅」,提升對人才及企業的吸引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筆者重視青年發展藝術科技,樂見教育界推動STEAM培養人才,小學中學及大學教育後青年投入社會成才,亦為下一代經濟之新力軍,需預先考慮人才政策的接力,以吸引於區內發展

    陳承宇博士  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