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嶺:全球陣營化對抗呈加劇之勢
幾乎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的同時,3月2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突訪烏克蘭首都基輔,這是二戰以來日本首相首次出訪戰爭國家,也是去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後,日本首相第一次訪問烏克蘭。
儘管如此,岸田文雄仍是七國集團中唯一沒有訪烏的國家領導人。1月初,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曾發出訪問邀請,日本政府消息稱首相將於2月中旬成行,但最終還是爽約了。岸田文雄在國內面臨巨大的政治壓力。
出人意料的是,結束對印度訪問後,岸田突然乘坐包機飛往波蘭東南部熱舒夫,隨後乘車前往普熱梅希爾,連夜登上了前往基輔的列車。出於安全考慮,岸田甚至打破常規,事先未報國會批准,保密工作與美國總統拜登漏夜趕赴基輔有得一比。
岸田匆匆補上訪烏一課,可見在七國集團中保持「政治正確」的重要性。在與澤連斯基會談當中,日方承諾,將以G7廣島峰會輪值主席國的身份,敦促國際社會聯合起來對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在聯合新聞發佈會上,岸田宣佈,日本將通過北約的一個基金提供3000萬美元,幫助烏克蘭購買非致命性裝備,並邀澤連斯基遠端參加5月份G7峰會。
結束訪問回國後,岸田文雄對媒體稱,這次訪問讓日本更加堅定了支持烏克蘭的立場,作為七國峰會主席國,日本將在解決俄烏衝突問題上發揮主導作用。自民黨內出現聲音要求政府向烏克蘭提供攻擊性武器。
早幾天,也就是3月16日,南韓總統尹錫悅開啟東瀛之行,這是南韓總統12年來首次專程訪問日本,重啟中斷了12年的首腦訪問。經歷了三年貿易爭端和外交關係緊張之後,韓日關係出現緩和跡象。
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尹錫悅的主動讓步。3月6日,南韓政府宣佈,不再要求當年強徵勞工的日本企業向受害者予以賠償,轉而由南韓政府旗下的財團作為「協力廠商」代為償付。日本則宣佈將啟動解除對韓出口管制強化措施的磋商。日前,尹錫悅主動稱日本為「合作夥伴」,希望兩國放棄歷史恩怨,成為「擁有共同普世價值觀的合作夥伴」,其涉核言論也給地區安全形勢增加了新的隱患。
日韓兩大盟友關係不和一直是美國的心病,也影響拜登政府「印太戰略」的有效推進。在4月下旬將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尹錫悅頂着國內政治壓力改善韓日關係,也算是給美方送了一份大禮。拜登自然是喜不自勝,稱讚韓日關係「翻開了突破性的新篇章」。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亦表示「讚賞」,稱韓日是「美國重要的盟友」,再次強調了美日韓三邊關係對美方「印太戰略」的重要性。
美國盟友在中國周邊互動加劇可能帶來的地緣政治影響不容小覷。在美歐眼中,俄烏衝突完全是一場民主與專制的較量,中俄關係日益密切與雙方地緣政治目標相似有關,包括雙方都希望建立「多極世界」,都希望遏制北約擴大,以及都對西方極度不信任,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ECFR)研究員巴楚斯卡(Alicja Bachulska)直言,「俄中主要利益是削弱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這是他們的首要目標,無論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都是如此。」
事實上,對中方提出的解決烏克蘭危機要尊重各方合理安全關切之說,美歐許多人並不認同。即將離任的美國外交學會會長、前國務卿鮑威爾的顧問理查·哈斯直言,這不是一場關於北約東擴或未來將烏克蘭納入北約版圖的戰爭(當時是不可能發生的),根本無關北約,也無關美國。這是一場由俄羅斯發動的戰爭,目的是消滅烏克蘭這個主權實體。烏克蘭代表了斯拉夫國家的另一條道路,這條道路的特點是民主政治制度和與西方的深厚聯繫。過去和現在普京都無法接受這一點,唯恐這會激起國內要求俄羅斯走上類似道路的呼聲。
針對中國在烏克蘭危機上的取態,美歐一些人亦多從所謂「民主對決威權」的角度進行解讀。有分析指,中國之所以在歐洲力挺俄羅斯,主要是擔心俄羅斯一旦在烏克蘭戰敗,可能會引發地震式的政治後果,屆時,中國模式不僅將在趾高氣揚的西方面前被進一步孤立,而且自身政治穩定也會受普京倒台後,莫斯科親西方政權的衝擊。對中俄而言,烏克蘭戰爭既是對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的挑戰,也是破壞這一秩序的一種方式。未來國際政治格局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烏克蘭戰爭的結果。
3月8日,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對參議院介紹年度威脅評估報告時聲稱,中國相信「只有損害美國的實力和影響力」,才能實現「主導所在地區、擴大全球影響力」的目標,「無庸置疑,中國正在全球範圍內在經濟、科技、政治及軍事方面日益挑戰美國,這仍是我們空前的優先處理事項。」
有理由擔心,中俄峰會後,美國會進一步加強與盟友和夥伴之間的關係,加大援烏力度,繼續關注上合組織、歐亞經濟聯盟、「金磚國家+」,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動向,不遺餘力地營造戰略環境,防止國際秩序偏離美歐軸心,轉向中俄居關鍵地位的新國際體系。山雨欲來,全球陣營化對抗風險進一步增大。
然而,中俄合作「無上限」,有原則。日前,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明確表示,中國反對俄羅斯在白俄羅斯部署核武器,強調「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毫無疑問,中美之爭,完全可以避免你死我活的惡性競爭。在人工智能愈來愈發達的今天,作為人類,我們真的就沒有智慧尋求合作共贏,非要兩車相撞嗎?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