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健康出發》精神分裂康復者須融入社會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
當一位病人來見精神科醫生,所述症狀疑似精神分裂症,醫生如何診斷他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呢?這時,一般的影像學檢查,例如X光、磁力共振等都用不着了,主要是靠問診。
醫生會像閒談般問:你幾時開始有這些感覺?你是否聽到一些聲音?是否睡得不好?是否聽到有人商量着要害你?或在背後談論你……諸如此類,而精神科醫生在閒談的過程裡,評估病人是否真的有精神分裂症狀,以及這些症狀出現的時間是否足夠長,主要就是以這兩個準則判斷他所患的是否精神分裂症,然後制訂治療方案。
萬一診斷後確認是精神分裂症,治療主要以藥物為主。藥物對這病的幫助很大,因為我們相信病人腦裡面有些分泌失調,令到他有相關的症狀出現,假如能夠藉服藥令內分泌重新平衡,不再失調,病情就會改善。至於患者和家人常會問的「能否斷尾」,正如剛才所說,遺傳因素在這個病上擔當重要角色,病人服藥雖可改善症狀,但卻不可能改變遺傳基因,所以很難保證可斷尾。但只要控制好症狀,不再幻聽,減少復發,對患者幫助已經很大了。
而當治療逐漸見效,另一個重要關卡就是重新融入社會。在這方面,最重要還是大眾不要標籤患者,因為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只要肯配合治療,不濫藥、不飲酒,都可以過正常生活的。大家試想想,數字上香港有七萬名患者,當中絕大部分都是融入社會的,一來因為現在的藥物進步,二來亦因為大眾對這個病的標籤比以前少。希望未來市民對這個病了解更多,康復者自然就更容易融入社會了。
最後,作為患者的家人或朋友,我相信最重要有兩點,做到這兩點對病人肯定有很大幫助:
一、 先要明白這個病是生理病,而不是人格分裂,不用對患者敬而遠之,否則更談不上幫助他了。
二、 要明白藥物對改善症狀很重要,家人或朋友要鼓勵患者積極服藥治療。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