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展豪:放寬地積比 誘發展商參與油旺重建

2023-07-07
盧展豪
鋑聯控股執行董事暨行政總裁(工商舖)
 
AAA

WhatsApp Image 2023-07-07 at 16.48.50 (1).jpeg

市建局在2021年提出重建油麻地及旺角兩區,該年完成的油旺地區研究指出區內3,350幢現有大廈中,超過800幢被界定為無重建潛力,當局於是提出了多項發展建議,以促進舊區重建。規劃署隨即展開改劃地區圖則程序,並就所涉的分區計劃大綱圖逐一提出修訂。今年6月初,規劃署提出了最新修訂的《油麻地分區計劃大綱圖》,6月中也向城規會提交文件,建議就地積比轉移設立機制。

最新修訂《油麻地分區計劃大綱圖》文件中,住宅部分地積比由7.5倍增至8.5倍,而商業部分地積比則增至15倍。而在建議以油旺作試點設立的地積比轉移機制之下,申請人可將地積比率,由「送出地盤」(sending site)轉移至「接收地盤」(receiving site),令後者地積比可放寬30%。無論是地積比的轉移或增加都是為了鼓勵私人發展商參與收地重建。

近年,因市道疲弱、息口高昂,令發展商認為收樓重建無利可圖,而舊樓業主售出業權後也難以在同區購買物業,兩者拉鋸令收樓的步伐停滯。筆者認為要解決此問題,放寬地積比乃是中間落墨的好方法。當地積比提高,成本降低,發展商得以用更接近市場的價格收樓。此舉並非如部分批評者所言「益大發展商」,而是想以彈性的處理方式,誘使發展商加快住宅及商業樓面的供應,從而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劏房戶有機會加快上樓。

另外,在上述的最新修訂的大綱圖文件中,亦提出了擬議改劃廟街及吳松街為特色主題街道商圈。廟街是世界知名的街道,其中有很多路邊售賣各式貨品及小食的攤檔,充滿本土特色。政府提出此建議目的是為了保留廟街,希望在區內新式住宅及商業大廈落成後,仍可展現舊香港風貌。但筆者對於廟街的保留價值有所保留,路邊小食及小販攤檔其實不是廟街獨有,而且近年隨社會、生活形態改變,廟街的攤檔吸引力也有所退減。恐怕主題街道最終不獲足夠小販承租也有可能發生。

筆者並無水晶球,不知未來會是怎樣,但當地積比放寬後,更多發展商有意展開重建是可預見。而廟街、吳松街的特色主題街道會否成功,則要交由社會及市場的反應才能回答。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