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千山:只賺不賠純粹買賣 全區重建才有前景

2023-07-24
沙千山
時事評論員
 
AAA

 門戶廣場.jpg

市區重建局公布2022/23年度財政報告,共虧蝕35億元,是自2013/14年度以來第二次出現財政赤字,又稱預計今後五年或再蝕20億。對此消息,坊間(可能包括不少官員)的普遍反應是:又蝕了。似乎不虧損才是應有之義,能夠有盈餘才值得點讚。不過,這種思維錯得離譜,繼續按此思路運作最終恐怕無以為繼(財政乾塘),其對策一是擴大借貸二是政府注資補貼,只會無完無了,而所謂讓舊區煥然一新、改進經濟的願景將繼續是遙遠的夢。

市建局是取代土地發展公司而設立的法定機構,其職責包括加速舊區重建、促進復修陳年樓宇、修葺保育具歷史或者建築價值的樓宇,並透過改善舊區環境以促進經濟發展。

成立二十年來,市建局當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也大致保持着有錢賺的往績。嚴格而言,只是在一些舊區進行零敲碎打式的舊樓重建而已,涉及二三十棟樓房,以完成多項重建的區域,例如油尖旺、土瓜灣以至荃灣為例,是多了一批重建的新樓,但相對周邊林立的舊樓,舊區殘貌依然,「煥然一新」從何談起?市建局,是另一個地產發展商,只不過有着政府資助的背景罷了。

對市建局最大的挑戰是,市區重建千頭萬緒,可以納入重建的樓宇一要年期夠舊。二要有足夠的業主業權同意重建,多年來又奉行以同區七年樓齡樓宇價格作賠償的掛鈎機制,市建局為此要付出巨額補償金額予同意重建並交出樓房的業主。一個單位幾乎是港人最大財產,加上要求賠償金額愈多愈好的心態使然,單是處理賠償的拉鋸戰,已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結果,市區重建一直只是舊樓重建,而不是舊區重建。市建局與重建樓宇業主成了買賣關係,免不了貴買貴賣的循環,一到貴買低賣,即大喊虧本財赤。

全港十八區,區區有舊樓,資料顯示累計超過2.7萬幢樓宇樓齡介乎30年至60年以上,其中1,100幢超過70年,而且每年還在增加。這些老舊樓宇,當屬優先重建焦點吧,可惜其中不乏「三無大廈」(即無業主立案法團、無居民組織也無管理公司看管),而變了無掩雞籠,業主大多年邁又散居各地,要統一業權落實重建更是漫漫長路。

再者,受制於七年樓齡賠償的機制,也必然令市建局被迫不斷出高價收購殘舊樓宇以重建,出價愈高,利之所在,還價愈多,價價相持何時了?還有,市建局收購價和重建收益,又往往同地產樓市掛勾,賺多蝕少成了金科玉律,但這是市建局的存在價值嗎?「致力為香港締造優質的城市生活,令我們的世界級都會充滿朝氣,成為更美好的家園。」這是市建局自許的使命,但做到了多少?

市區重建,慢不得也急不得,但必須認定目標堅決前行。市建局近年較受關注的觀塘裕民坊重建,前往花了二十年,總算與私人發展商完成了合建住宅,尚有商業樓宇項目在招標,預期2031年完工。這種一個片區總體規劃和發展的重建項目,才有長遠意義。那種一棟棟斟價、一棟棟重建的形式,根本是倒錢落海,花大價錢但收不到市區重建的應有效果。

據市建局資料,僅油麻地和旺角就有3,000幢舊樓樓齡超過50年,全部收購須花費高達1萬億港元,還要蝕千億港元,所以要創造條件讓私人發展商參與。

mfile_1703273_1_L_20230602184301.jpg

近期石硤尾大坑西新邨落實重建的方式,值得市建局借鏡。負責興建及管理大坑西新邨的「平民屋宇」,經二十多年努力而終於提出重建及回遷安排方案,已獲大部分租戶簽字同意,雖有個別釘子戶阻撓但落實重建已無懸念。大坑西新邨重建的最大吸引力在於回遷安排,市建局難道就不能從這方面動腦筋?既然市建局推重建的宗旨是要惠及民生,與民共議,就要在定位、運作上全盤重整,再不要給人一味「向錢看」、講賺怕蝕的印象。

大坑西新邨重建後,原址將提供約3,300個新單位,其中約1,300個重建單位供合資格居民回遷;市建局亦將提供約2,000個「首置」單位供合資格市民購買。這個重建項目兼有回遷和支持首置港人元素,既可大幅改善租戶居住環境,又將釋放土地資源幫助首次置業市民,提供休憩平台花園、安老院舍暨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商舖及幼稚園等社區設施,一舉多得,可謂皆大歡喜。希望市建局諸君由此得到啟發,與特區政府切實磋商,改轅易轍,讓市區重建真正利港利民。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近年,堅尼地城此港島舊區,隨著鐵路延伸、通車,有不少新的高樓大廈落成。區內的再發展與興建新的住宅屋苑息息相關。以往以老人為主的住客群至今已完全不一樣。不少年輕的租客、長期留港的外國租客都愛選擇堅尼地城,成為了該區的主要住客群。因此區內多了很多特色餐廳、咖啡店,飲食業紛紛進駐。當區內發展愈來愈好,愈來愈人匯聚於此,也讓發展商對此區的發展更有信心

    盧展豪  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