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科:香港百病源於缺地 不填海造地只能坐困愁城
團結香港基金指未來30年香港合共需求逾126萬個單位。(大公報資料圖片)
香港近年各種社會深層次矛盾,雖然各有病因,但根源都是源於缺地。高樓價高租金,市民上車難安居難,主要源於土地供應不足,私營及資助房屋跟不上需求;香港在回歸初期已經表示要推動經濟轉型,發展新科技,但多年來成效不彰,高增值產業只聞樓梯聲,不見人下來,其中一個原因也是缺乏土地供發展新產業之用;至於其他經濟、民生、教育範疇,無一不與土地有關。
內地外國積極拓地 港填海被視禁忌
全世界的大城市,為了配合經濟發展及民生的需求,在過去十年都不斷擴張,例如內地大城市不斷與周邊的城市合併,將部分市區功能釋放到周邊地區;日本的大都市,副都心規劃完一個又一個;其他國際大城市同樣通過填海造地維持自身競爭力。然而,在其他大城市不斷擴展之時,香港不但未有拓地擴張,反而在不斷縮小。這個縮小並非是土地上,而是在心理上,一些人對於與內地合作,拓展香港腹地持抗拒態度,將填海造地視作禁區。結果令香港不但競爭力不進則退,各種社會民生問題也因為缺地而未能解決。
團結香港基金近日發表研究報告,指未來30年香港合共需求逾126萬個單位,現有的土地開發計劃未能滿足長遠需求,建議重啟大型填海工程,包括在長洲南建設大型人工島,及將現有監獄及政府設施搬遷至蒲台島等。這份報告不但相當具份量,更為突破香港困局開出了藥方:就是重啟填海,造地為民。
其實,香港有今日的地位,從來都是靠「移山填海」而得來。填海造地是提供土地供應,滿足發展需要的主要渠道。然而,回歸前港英政府倉卒通過《保護海港條例》,列明不得在維港內填海。雖然條例只限維港,但對於香港的填海造地卻影響深遠,以致其後的中環灣仔繞道工程一波三折,填海規模大減,啟德發展變成零填海,政府的填海研究只能選址維港以外海域。近年,填海更已成為一個碰不得講不得的禁區。
新政府宜著手展開諮詢 尋求社會共識
正如團結香港基金的報告指,現時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僅170平方呎,若要長遠提升至較接近新加坡的水平(270平方呎),需要約3,000公頃的住宅土地;再加上相關配套用地,合共需要逾9,000公頃土地。這些土地基本上不可能由現有的土地儲備而來,不填海,請問地從何來?如果香港繼續將填海視作禁區,講都不能講,再過幾年,香港的民生問題只會更加惡化,香港經濟再難有發展動力,香港只能坐困愁城。
新一屆特區政府應該著手開展填海的諮詢,過去由於政府並沒有就這些問題進行大型諮詢,導致有關填海的聲音都被一些環保人士壟斷,但他們真的代表廣大市民的意見嗎?展開全民諮詢,才可尋求共識,香港才有突破困局的希望。而且,香港現在推動填海還有一個過去沒有的優勢,就是可依靠內地的先進技術。國家在南沙填海工程成功「填」出世界最大的人工島群,這個技術完全可以用到香港的填海工作。不論資源或技術都不存在問題,現時關鍵就是要突破不能填海的心魔。而團結香港基金這份報告,正是打開了第一槍。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