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宜:畢業生應否入行當記者?(下)

2017-06-29
張景宜
媒體工作者
 
AAA

media3.jpg

不少年輕人想投身傳媒,或多或少抱有打不死的心和為社會公義去奮鬥。也許是為了幫助一位老人家,又或是能夠質問官員和議員等。但隨著香港傳媒生態的轉變,前線記者是否還有空間為民請命和捍衛第四權? 

本地傳媒簡單能夠分為三類。電子傳媒,包括電台、電視台等;文字媒體就包括傳統報業集團,雜誌等。網媒和社交媒體平台則是新興的平台。 

先說文字媒體,報紙和雜誌越來越少人買。不少媒體都走向社交媒體和應用程式,最近蘋果日報和經濟日報的業績就見到紙媒的萎縮。 

目前不少媒體管理層紛紛視「搞網」為聖經。不過可是位高權重者長年累月在傳統媒體的讀者,非網上常客,甚或連Facebook 帳戶都沒有。 

網媒競爭令報格犧牲 

過去因為報紙和雜誌頭版吸引,讀者願意花錢訂報。但網上每條資訊都是單打獨鬥,而且免費資訊令讀者忠誠度大降。媒體如何確保廣告收入?既然網站講的是觸及率及點擊率,一眾傳媒大哥大姐於是又走回報業競爭最激烈時的老路,「性色腥」、「揭秘」、「搞笑」優先。原本慢慢建立的報格,再次因為競爭而犧牲。 

鯰魚效應下,不少新興網媒也難逃此劫。大家開始迷失本性,變身「內容農場」,一下子全向市場導向跪低,「新聞性」標準變成只問點擊,甚至不問真假,編輯記者加個「疑」、「傳」、「?」就可以把新聞評論大可飛出街。 

一切但求快,有趣,瘋狂複製其他網成功的案例,幾年下來只懂做「懶人包」、「一圖睇晒」。 

求快求趣 充斥內容農場 

或許電視台的新聞變得最正宗和傳統,但現在坐定定在家中看新聞的,大概只是退休人士或家庭主婦,看收費電視新聞的,大多是工作需要和政府官員等,影響力大不如前。在主要投資者重娛樂輕新聞的取態,資源亦不斷減少,採訪資源大多放於報導日常新聞為主。能深入作出偵查報導的「專題組」人數相當少,亦需有一定經驗。 

一眾畢業生要是傳媒,被認定是最了解年輕群組,於是新晉記者變成日日在網上搜尋奇聞趣事。翻閱「xx secrets 」,討論區去「搵新聞」。具備兩三年資歷記者,有些透過瀏覽各大議員名人博客,Facebook,實行「睇左當問左」的方針,求快為先。 

如果要花兩三個月去製作的調查報導,採訪主任可能會嫌悶,也怕出來點擊率低,資源不足等理由就拒絕開波。 

除非有幸跟到一些好的採主,否則做了幾年,記者是否還是個「起底組」或「懶人包」專家。 

前線記者欠缺追問能力 

年輕人入行後多數被派往採訪「人有我有」的日常新聞,但隨著科技發展,採主要求新聞快出街,甚至直播。外派的記者難以同一時間又聽、又問、又寫,於是採主會同時安排一位資深記者每日在公司「聽LIVE」,再整合編輯出街新聞內容。前線記者變成記者會負責提問而已。 

隨著科技和媒體變化,這種運作模式已有幾年歷史,與資深記者朋友閒談,無不慨嘆現時前線記者欠缺「追問」的能力,讓官員輕易過關。部份更如紙版「錄音機」,等公司「聽LIVE」的上級發短訊,用自己把口再讀出問題,人在心不在。 

至於四、五年前的記者大部分留在公司「聽LIVE」,缺乏整理新聞經驗,無法即時理出事件來龍去脈,變成一有突發事件就直接將畫面「篤」出街。 

本地傳媒出現此情況,不少評論歸咎於新媒體興起,競爭加劇,導致出現低人工,長工時,市場導向,人才流入等情況。但除此以外,記協、報業公會、傳媒系的教授又為自己的會員、員工、學生爭取過甚麼? 

多年來堅持新聞媒體獨立自主,行內一向對工會持保守態度,但若不深思如何為業界同行建立一個有利的環境,留住人才。也可像英美等地為新生代建立生涯規劃。長此下去,只會不停有一派新人入行,然後幾年離職,屆時恐怕香港失去的是整個傳媒行業的基石。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