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業強:優化大嶼山交通配套 配合港珠澳大橋通車
被譽為「現代世界第七大奇蹟」的港珠澳大橋,預計今年第三季通車。這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的跨海大橋,不僅長度首屈一指,施工難度更是創造歷史,當中人工島和隧道的建設,更獲得逾千項專利,令中國外海沉管建造技術,達到世界級領先水平。
隨著大橋通車,香港的車輛通關安排、口岸規劃、周邊交通配套等,亦需要作出相應配合,尤其是北大嶼山的交通規劃,必須儘快優化,並且研究發展北大嶼公路以外的其他交通配套措施,令整體運輸效益相得益彰,那末香港才能發揮大橋「口岸」的優勢,為社會及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增長點。
建設港珠澳大橋的最初構想,源於上世紀80年初,知名企業家、合和實業創辦人兼董事局主席胡應湘先生,倡議建橋連接香港與珠海的計劃,當時稱為「伶仃洋大橋」。至1997年及2003年,香港經歷亞洲金融風暴及沙士疫潮,失業率高企,經濟跌至谷底,政府為振興經濟,在2003年的《施政報告》中,首次提出興建連接香港、澳門與珠三角西部的跨海陸路通道,其後國務院正式立項並批准籌備,2009年開始動工建造。
形成一小時生活圈
經歷九年,這座全長55公里、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已屹立於伶仃洋上,猶如巨龍,十分壯觀。兩個約10萬平方米的人工島和長達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構成了大橋的島隧主體工程,技術難度之高,史無前例。
大橋通車後,穿梭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的交通時間將大大縮減,從香港駕車到珠海或澳門,最快只需約半小時,而且不需繞道深圳和虎門,成為連接珠江東西兩岸陸路運輸的新通道,亦象徵著粵港澳三地的合作踏入新的階段。大橋有助推動三地經濟,人流和物流的往來將更加便捷,到時港珠澳會形成「一小時生活圈」,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的重要領域。
東涌人口料增兩倍
大橋的建造可謂全球矚目,而大嶼山亦成為外界的主要著眼點,皆因大橋香港口岸便是坐落於大嶼山人工島上,毗鄰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和東涌市中心。不過,區內交通配套長期以來未臻完善,只靠一條北大嶼山公路連接汲水門大橋和青馬大橋往來港、九及新界各區,政府當務之急,是儘快開闢新的幹道及鐵路網絡,以迎接大橋通車後帶來的人流與車流。
目前東涌人口約10萬,東涌東站的填海工程在2023年完成後,便有近15萬新增人口居住,加上東涌西亦將有2萬至3萬人遷入,屆時區內總人口便達到27萬至28萬。此外,另一大型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小蠔灣車廠上蓋」,預料興建108幢樓高15層至22層的住宅樓宇,可容納4萬人居住。當初政府設計北大嶼山公路時,預計東涌新市鎮會有25萬至30萬人居住,現時只是目標的三分一,但交通已不勝負荷,因此令人憂慮北大嶼山公路的規劃及穩定性,能否應付未來的人口增長。
十一號幹線速上馬
事實上,北大嶼山公路目前已頻頻塞車,交通負荷嚴重,一旦發生交通意外或遇上大風,青馬大橋車速受到限制時,北大嶼山一帶的交通便陷於癱瘓,不但對居民造成不便,更影響前往東涌及機場的市民和旅客,削弱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與此同時,隨著港珠澳大橋口岸開通,大量車輛從大灣區經珠海或澳門進入香港,還有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通車、機場第三跑道落成,亦會帶來額外的人流和車流量,以目前大嶼山的道路設施及配套來看,實在不足以應付新增的龐大交通需要,因此,政府必須制定長遠政策,全面審視大嶼山的交通及鐵路網絡,例如發展環保、快捷和承載量較高的鐵路系統,連接東涌新鐵路站、香港口岸人工島、機場及亞洲國際博覽舘,打造一條東涌、赤鱲角及大嶼山區內的鐵路循環綫,以減少路面車輛負荷。
此外,優化北大嶼山公路的沿路規劃,也是當務之急,例如研究擴闊行車線,長遠則應儘快興建十一號幹線,連接北大嶼山至元朗,以新幹道疏導人車流。
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加上政府2017年中公布的《可持續大嶼藍圖》,建議擴展東涌新市鎮、發展小蠔灣及開發東大嶼都會,令整個大嶼山長遠會容納70萬至100萬人口。由此看來,完善現有的交通配套實在刻不容緩,政府必須議而有決,儘快為大嶼山制定更具前瞻性的交通規劃和高效率運輸能力,以應付未來的人口及旅客增長,莫再虎頭蛇尾,只講不做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