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如何重拾世界人才排名?
瑞士的洛桑管理學院公布了最新的世界人才報告,一如所料,香港在眾多國家或地區當中,排名又再下跌。今年跌至第18位,而區內的競爭對手新加坡位列13,成為亞洲第一。到底我們欠缺了什麼?
報告對香港的評價頗為全面,認為我們對於人才的供應還是做得不錯,但是在公共投資和教育則相對落後於世界前列。誠然,香港近年非常缺乏從事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網絡安全、機械人技術、數據分析等的人才,但這不單是香港獨有的問題,我們是跟全世界在爭人才。幸而,正如創科局局長楊偉雄早前出席活動時指出,本地一些機構如金管局一直有金融科技人才培育計劃、HKAI Lab也著力培育本地人工智能技術及數據人才。而且,幾間本地大學都陸續推出針對新經濟的課程,舉例說,香港大學就宣布在2019/20推出文理學士(應用人工智能)、文理學士(金融科技) 和文理學士(社會數據科學)。這些跨學科項目在以前是難以想像的,而科大、中大等也有新開設數據科學的課程。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得很對,應該趁著低谷時急起直追,創科局繼續投放資源招攬人才,參考北歐各國如瑞士、丹麥等,一步步提高教育和改善城市創新思維的力量,而且定期檢視專才計劃,看看是否能夠引入來自不同國家的優秀人才。
而參考現代管理學和城市發展理論,要提升一個地方的競爭力,首先必須有優秀的政府和公務員團隊,制定合適的法規和推動變革。而且,也要把政府資源和資金調配得宜,在新經濟上多著墨。而且,政府必須與商界和投入新經濟的公司交流和合作,一起創造屬於大家的價值、這樣就能新增不同種類的職位。如此一來,就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香港的經濟表現一流,政府和法制健全,未來致勝的關鍵就是我們有沒有好的人力資源市場,吸收精英到港工作,從而保持香港的競爭力。政府首長們也不妨拋下成見,爭取未來幾年多跟新加坡當局交流,吸取他們成功的經驗。作為亞洲區內最有競爭力的城市,有很多範疇應該互相學習,否則香港很有可能步日本的後塵,隨著勞動人口下跌以及創意不足,經濟無法轉型而出現經濟發展落後於其他國家。
而企業對於自身人才也要多加珍惜,合理地給予回報,否則等於扼殺了本地優秀的年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