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拆解鍾庭耀的「假新聞」
「假新聞」當道,市面上不少傳聞均被證實是100%虛構,惟與此同時,一些具有誤導性質的訊息,其實也十分值得公眾關注。鍾庭耀新成立的民調機構「香港民研」,早前所公布有關「撤回修例」的研究報告,便恐未能反映實際民意,甚至是扭曲了市民的向背。
報告分開兩部分進行,一是調查特首林鄭月娥的支持度和評分,二是調查受訪者支持抑或反對林鄭撤回修例而沒接納其他訴求。在第二個調查裡,報告指多達65%表示反對,贊成則只有24%,另有8%認為一半半。鍾庭耀在報告最後評論說:「她的救亡方案只得四分一市民支持......(本人提醒特首)優先處理撤回條例以外的四項訴求。」
然而,深入細察民調樣本,則會發現結果大有問題。
首先,第二部分的受訪者並非傳統的「隨機電話抽樣訪問」,而是來自「香港民研的香港市民自結組群成員」的網上調查。
稍懂民調的都會知道,任何民調的可信程度都跟樣本大有關係。簡單一例:如果你在反修例的遊行示威裡進行調查,則100%受訪者均反對修例也毫不意外吧!的確,要真真正正了解普羅市民的看法,調查樣本便一定要隨機抽樣,而受訪者亦必須是被動地被訪問的,因為不排除主動地接觸調查機構的會動員「種票」,例如發動大量意見相同者一起爭著成為調查樣本。
非常遺憾,所謂「香港市民自結組群成員」,正正要求市民主動地成為被訪對象。市民只要在其網頁簡單提供電郵之類便能登記,當中並不涉及身份證等身份核實資料,意味有人大量「種票」也是通行無阻。當然,或基於私隱考慮,機構才作上述安排;但錢幣的另一面,則無疑嚴重損及民調的可信性,難以查核有沒有人重覆作答(投票)。退一步說,即使涉及身份證,也很可能有大量政見相同者被動員湧到平台登記,以至民調結果極容易出現「一面倒」答案。事實上,上述有關撤回條例後的民調,便不排除出現「一面倒」之窘。
何況,即使上述資料真確無誤,機構又確保了無人「種票」,惟「香港市民自結組群成員」卻開放予12歲以上的香港市民參加,而非限於18歲以上--單此一項,已足夠令民調可信性大打折扣。環顧世界,除了針對青少年的民調之外,大概沒有甚麼民調會將年齡門檻訂得如此之低吧!尤其是,香港的法定投票年齡是18歲以上,更莫說18歲以下者的法定決定權由監護人作準。換言之,這個年齡門檻實在大為不妥,更不排除是個別有用心的安排。
不必諱言,鍾庭耀的偏黃立場恐是路人皆知,他覬覦年輕人普遍存有反叛心態,因而將他們包含在民調樣本裡面,便很容易「製造」出反政府傾向的民調結果。或曰:單單多了12歲至18歲的群組,不會對調查結果構成太大干預吧?千萬不要小看箇中影響。一來,被訪者人數向來是「多多益善」,因為每一位受訪者都可發揮一定影響力,也莫講是一整個群體了,情況就如選舉裡的支持票也「多多益善」--將此納入受訪對象的鍾庭耀,肯定不會反對。二來,樣本裡青年人口之「得」,從比例上即相當於其他年齡群組之「失」。例如在一個1000人的民調裡,多了60名12歲至18歲的受訪者,便等於少了60名其他組別的受訪者;假如這60名青少年有90%選擇「反對」,則足以令最終「反對」的比率推高了5至6個百分點,相對地「支持」的比率則會被同步拉低。查2016年的中期人口統計,10歲至14歲的人口便佔了3.5%,而15歲至19歲則佔4.6%。
必須注意,民調本身亦可作為影響民意甚而操縱民意的「假新聞」之一,因為民調不僅「反映民意」,還可反客為主「主導民意」。公眾看到民調所講的「主流民意」之後,多少都會以此反思自己立場,不排除會作自我調整好使自己跟多數市民一致,這跟心理學的「從眾傾向」大同小異。情況就如,某新產品面世,當市場上形成潮流,市民總會希望參與其中,成為所謂主流的一部分,「埋堆」分享相關「we feeling」;於此過程中,潮流便會進一步壯大,繼而吸引更多人進入潮流,形成不斷膨脹的循環。民調之影響人們意向,也同樣可透過先「虛構」主流,然後再讓相關立場「自我實現」。
今日香港「假新聞」充斥,就連民調結果都未必反映民意真貌。市民在接觸不同資訊時,誠應多抱懷疑態度,沒有十足證據的既不宜輕信,即使有所謂「像樣的民調」,也要小心查看調查方式和樣本等等方成。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