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闊歷史》:瘟疫二三事(上)

2020-02-10
 
AAA

 6.jpg


作者: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黎鎬文老師

武漢肺炎襲港,使筆者忽發奇想:中國有否傳染病之概念?瘟疫是否等同傳染病?中國何時從流行病學(epidemiology)之角度研究瘟疫?其研究成果如何?遂成是文。

「瘟疫」簡釋

《集韻‧平聲‧魂韻》:「瘟,疫也。」《說文解字》:「疫,民皆疾也。」鄭玄(127—200)注《周禮》曰:「疫,癘鬼也。」東漢末劉熙之《釋名‧釋天》同意此說:「疫,役也。言有鬼行役也。」姑勿論怪力亂神之說,可見早於漢代(前202—220),國人已具瘟疫之概念。

鑿明清流行病學研究之先河——《瘟疫論》

那中國何時從流行病學之角度研究瘟疫?相信看過一三年導演王競之《大明劫》,對明(1368—1644)末名醫吳有性(1582¬—1652,江蘇吳縣人),不會感到陌生。

1.jpg
吳有性畫像
吳有性《瘟疫論‧引》(崇禎壬午[1642]仲秋):

夫瘟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北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註1

《瘟疫論‧原病》詳論:

疫者感天地之厲氣,在歲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時盛衰。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所客內不在藏府,外不在經絡,舍於伏脊之內,去表不遠,附近於胃,乃表裏之分界,是為半表半裏。即《鍼經》所謂橫連膜原是也。註2

吳所謂之「異氣」、「厲氣」,即「病毒」(virus)、「細菌」(bacteria)。吳續論此異氣自口鼻而入,無論老少強弱,觸此異氣即病,而且異氣依附於半表半裏之伏脊之內,與今之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學之概念,或不全中亦不遠矣。

2.jpg
吳有性《瘟疫論‧原病》書影(清刊本)

明清溫病學研究之繼承與發展——《瘟疫明辨》與《瘟疫發源》

吳書往後之章節,以中醫學理論,條析瘟疫之病因、病機、證候、治療等。論著之詳備,啟發了明清江蘇一帶之溫病學(流行病學)研究。

《瘟疫明辨》註3 便是其中之一。其書出自戴天章(1644—1722,江蘇上元[今江寧縣]人)之手,清康熙十四年(1675)成書,亦名《廣瘟疫論》,開宗明義增訂吳之《瘟疫論》而成。戴於吳之基礎上,提出辨氣、色、舌、神、脈五個辨證要點,繼對瘟疫兼症、夾症、表症、裏症、遺症、治療之法,均有詳論。
3.jpg
戴天章《瘟疫明辨》書影(瑟齋校印本)

9.jpg

戴天章《瘟疫明辨‧原序》書影(瑟齋校印本)

另,《瘟疫發源》註4 亦為明清溫病學(流行病學)專著之一。其書由馬印麟(1646-—1735)編纂,內容選取張景岳(1563—1640)之《類經》中,關於五運六氣的內容,將瘟疫一門,由博返約地進行論述,並於成書至刊刻之三十餘年間,根據臨床實踐經驗作了詳盡之補述,可見他欲成一家之言之匠心。

 5.jpg
清雍正三年乙巳(1725)刻本部分書影註5

由是觀之,早於明末,國人從病理學(pathology)角度對傳染病之認知,已具基礎之掌握。另,從明清瘟疫論專著可證,中醫學對瘟疫之病因、病機、證候、治療等研究,已臻成熟,兼具系統且通行之成說。

預告:〈瘟疫二三事(下)〉將談談瘟疫與朝代衰亡之關係。
 


1 吳有性(1582—1652):《瘟疫論》(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頁1。

2 同上,頁1。

3 戴天章(1644—1722)編著:《瘟疫明辨》(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年)。

4 馬印麟(1646—1735)編纂,胡研萍,趙會茹校注:《瘟疫發源》(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5年)。

5 同上,頁72。

延伸閱讀
  • 近年,香港流行一股文字研究熱潮,無論是北魏魏碑體的霓虹燈招牌還是街邊監獄體的路牌,也吸引了不少人士前來打卡。可惜,隨着一個個霓虹燈牌的拆除,一個個電腦字體取代原有入木三分的書法字體,剩下來的城市的記憶也逐漸消逝。本文淺談相同命運的花牌紥作,述說它在香港的發展狀況和面臨的挑戰,望能加深讀者對花牌的認知與興趣。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