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立:風格多元的香港音樂─「五音階」的《滄海一聲笑》和《故鄉的雨》
香港的流行曲種類其實豐富多彩,只要花少許時間,就可以發掘到風格獨特的好作品。今天和大家分享兩首「五音階」粵語歌,《滄海一聲笑》和《故鄉的雨》,分析它們的曲風以及吸引力所在。
大家聽過音樂的「唱名」Do-Re-Mi-Fa-Sol-La-Ti,Ti再高一音就是Do,也就是之前Do音的高八度。這八度音相對應「音名」,即按字母順序A-G。任何音名都可以是Do音,怎樣定義A-G音中哪一個音是Do音,就要看那首歌是什麼調,舉例一首C大調的歌,Do音就是樂譜上的C音、鋼琴鍵上的C鍵。如果把Do-Re-Mi-Fa-Sol-La-Ti拿走當中幾個,試想效果是怎樣?
首先介紹香港本地原創的《滄海一聲笑》,為電影《笑傲江湖》的插曲。黃霑作曲作詞,許冠傑主唱,至今仍是卡拉OK熱門選唱曲目。第一句「滄海一聲笑」,如果歌曲以C大調演唱,就是La(A音)、Sol(G音)、Mi(E音)、Re(D音)、Do(C音),第二句「滔滔兩岸潮」,就是Mi(E音)、Re(D音)、Do(C音)、La(A音)、Sol(G音)。細心之下,就會留意到,這兩句順序向下彈奏的樂句沒有Fa(F音)和Ti(B音),這就是中國風音樂「五音階」曲風,它由C大調Do、Re、Mi、Sol、La五個音組成,把原本音階的第四和第七音拿走。
另一首是鄭國江填詞,薰妮主唱的《故鄉的雨》,此曲翻唱自一首日本演歌,藤遠實作曲,井山博正作詞,千昌夫主唱的《北國之春》。這首歌的特色也是沒有Fa音和Ti音,同樣剩下Do、Re、Mi、Sol、La音。原曲《北國之春》描述的是一位從日本北方農村到大城市打工的年輕人對家鄉的思念;粵語版本《故鄉的雨》則是女兒被鄉間寄來的家書觸動,思念身在故鄉的父母,主題略有差異,但大體相近。它與《每當變幻時》並駕齊驅,一同成為薰妮的名曲,至今電台仍時有播放。
這「五音階」作曲風格,讓我想起「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這句話,本來七個音階被拔走兩個,但這限制不單沒有影響到創作,反而使音樂添加特性,使它們成為富麗的作品。
作者電郵: cheung_cheuk_lap@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