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蓮澳村

2021-04-16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WeChat Image_20210416152257.jpg

WeChat Image_20210416152258.jpg

筆者曾經以《遠山的呼喚》為題撰文,介紹香港的一個名叫黃竹洋的隱世客家村,沒想到不久前又發現了一個神似的所在。只不過前者在火炭,蓮澳村則在大埔墟,在YouTube 看到的航拍視頻,雲蒸霞蔚,蒼山如海。恍如寫意的山墨畫,又似傳說中的桃花源。

話說當日乘塔東鐵在大埔墟下車,客家功夫李天來師傅已在站口迎迓,眾人集合驅車七彎八拐上山。如果不是土生土長的村民李志堅先生開道,峰迴路轉難以抵達目的地。

當天的活動主題是做社。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國家,五湖四海靠山吃山的客家人都有祭祀土地和稻穀之神的傳統。「社」是「土地」的化身,佑護黎民百姓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社無處不在,代表著生機與活力,所以在村前大榕樹下、山澗田埂、河谷茂林修竹處,皆可做社。

WeChat Image_20210416152258.jpg

WeChat Image_20210416152337.jpg

WeChat Image_202104161522571.jpg

由於筆者在上一篇寫清快塘時已對「做社」有詳細介紹,本文不再贅述,談談走訪的感觀。

由於受疫情影響,蓮澳村雖仍舉行祭祀活動,但今年破天荒沒有安排大鍋頭煮社粥燜社飯,而是直接在燒臘店訂製了乳豬及三牲。

WeChat Image_202104161522583.jpg

如果按照傳承百年的習俗,村民們都幫忙幹活。每家每戶自帶碗筷。聚餐完成之後,還可以分到一些「社肉」回家,據說族人吃用這些拜了大王爺及伯公的食物,可以驅邪禳災、保佑平安。廣東話慣常說法「太公分豬肉」,不知是否源自這一風俗?

老村長李富安憶述,「不會講客家話,沒有豬肉分」。現在聽起來頗驚訝,因為這一條族規早消失了。老一輩村民都擔心客家話在年輕一代難以傳承。人稱「富叔」或「安叔」,老村長今天93歲,活得鶴髮童顏、腰桿筆挺,中氣十足。他只知道「鄉下是興寧」,但從未回去過。

WeChat Image_202104161522581.jpg

WeChat Image_202104161522582.jpg

蓮澳建村已有430年歷史,村裡只有李、鄭兩個姓氏,各有祠堂,皆為客家。李氏相傳祖先最早是從梅州興寧翻山越嶺抵達九龍坑的,後又輾轉來到好山好水的蓮澳。 至於鄭姓,鄭村長告訴筆者,「我們是從城門水塘遷來。因為香港政府當年要建城門水塘,允許我姓鄭的村民自由遷徙」。榮哥認為,「香港姓鄭的村落,大多數同出一個太公」。

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直至現在,蓮澳還接收不到網絡信號,也就是說上不了網,手機都打不出去。村內也沒有巴士或小巴。堅哥說,上世紀七十年代還沒有大路,「行路如打梅花樁」,可見在樹叢灌木及石徑中穿行的不易。他記得小時候村裡長老「發揚愚公移山精神,號召每戶每晚攤派一男丁,全村動員築路」,「有些家庭沒有男丁,就有女青年代父出征,巾幗不讓鬚眉,好似現代花木蘭」。

WeChat Image_202104161522584.jpg

WeChat Image_202104161522585.jpg

蓮澳村雖然避世,但村裡的青壯年卻頗為「出世」,進山做警察的似乎特別多。譬如安叔,從五十年代開始,做了二十多年「皇家香港警察」。他退而不休,八十歲才開始不做事,與已故的「新界王」劉皇發有六十多年的交情。堅哥與天來師傅,少年時已進入警校,一辈子當差,青春無悔,歲月燃情。

蓮澳村後的山脊,可通往梧桐寨的林村。陪同我們一群行山客的鄭錦榮村長稱,小時候會跟著大人赤腳行到林村,因為有大戲看,「那時候哪有鞋穿?腳皮磨得很厚」。筆者有同感,小時候在粵東山區,見到許多童子穿行在荊棘滿途的叢林中,跑得比馬騮(猴子)還靈活。

WeChat Image_202104161522586.jpg

WeChat Image_202104161523371.jpg

深藏在大帽山叢林,層巒聳翠,遠離紅塵,蓮澳村有一種「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質樸美。榮哥介紹說,早些年,村民們「洗手不用皂」,因為山泉水充滿礦物質。溪澗長滿了「石姜符」水草,年三十洗澡香噴噴。婦女們採摘水榕樹葉洗頭,白髮不再,黑髮更加烏黑。山地客家人很懂得就地取材,有些植物名稱聽著就迷人,例如禾雀花、雨衣金蘭,還具藥用或美容價值。山蒼樹開出淡黃色花朵,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分外優雅。

榮哥說,「以前耕田是為謀生,現在耕田是為樂趣」。山谷曾經是風光如畫的梯田,現在已被藤蔓雜草覆蓋,標誌著香港農耕生活的終結,偶見一片田壟菜畦,種的也是有機植物或「觀光農業」。除了留守新界,蓮澳有大量的村民在上世紀中葉移居海外,歐陸為主,尤以荷蘭、比利時、英國居多。闖蕩四海,客而家焉,不愧為客家人的族群性格。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