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闊歷史》伴着港島成長的它——「叮叮」
首輛於港島行駛的第五代電車,編號120。(圖片來源:香港電車文化保育學會)
作者:李建鋒
說到筲箕灣這個地方,很多人立刻聯想到這裏有一條遠近馳名、名為「東大街」的美食大街。打從出娘胎就是筲箕灣生活的筆者來說,浮想聯翩一句耳熟能詳有關筲箕灣的俚語——「英雄被困筲箕灣,不知何日到中環。」。這句俚語形容20世紀初筲箕灣的交通極之不便,居住於筲箕灣的人要容易地前往維多利亞城的中心——中環可謂天方夜譚,直至電車的出現,才連繫了筲箕灣與維多利亞城。
電車又稱之為「叮叮」,這名稱來源是司機按鈴所發出的聲音。每當電車行駛時,司機會按鈴通知行人知會電車駛過,並且要注意安全。追溯至上世紀初期,電車的建造與英國作為香港殖民宗主國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1902年,「香港電車電力有限公司」於英國成立,其中一項任務是在香港建造與營運電車。同年,公司被收購,1910年改名為「香港電車有限公司」。它一直營運香港的電車直到現在。1904年7月30日,貫通港島北岸的電車正式通車,東面的總站設於筲箕灣,而西面的總站則設於堅尼地城。由於篇幅有限,筆者聚焦地扼述日治時期電車扮演特殊的角色,並勾勒不同時期的發展脈絡。
大家對於日治時期 (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8月15) 的刻板印象是苦不堪言,電車在當時卻未受太大的影響。作為港島區最先進的交通工具,它在1942年1月24日於港島西面局部恢復行駛。當時設有兩條路線,分別是「上環街市至銅鑼灣」線及「上環街市至山王台 (即堅尼地城)」線。3月20日,電車才全線恢復服務,港島東面的居民可循主線路筲箕灣前往山王台,同時設有支線到達競馬場 (即跑馬地馬場)。當時的電車公司員工以華人居多,只有少量是日本人,而當中女性擔任售票員與收票員為主,大大提高了女性就業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日治香港的電車,被淪為一個為政府宣傳的政治工具。據周家建博士在課堂所述,「三年零八月」時一套名為《香港》的政治宣傳片,一輛電車的上層中,市民如平常般乘坐電車,以此表達出香港已經一切回復「太平」。但車廂後方卻坐了一名憲查 (類似警察的人員),間接顯示社會上仍潛伏不安的環境。1942年12月,「香港佔領地政府」大肆在各區慶祝佔領香港一周年時,電車在港島道路上行駛中插上兩支日本國旗,以示慶祝。
自電車首次通車起,共經歷過五代的演變,才由1904年走到今天:
第一代電車 (1904年起啟用),早期共有26輛由英國製造的單層電車,當中10輛為頭等電車,主要乘搭對象為洋人、其餘16輛是三等電車,主要是華人乘搭。
第二代電車 (1912年投入服務),因載客量需求大増而被引入香港,在單層電車上蓋簡單地加設坐位,改動成所謂的「雙層」電車,惟此款電車在下雨時缺乏避雨功能。
第三代電車 (1913年起啟用),為了同時解決客流量多及防雨此兩大難題,電車公司決定改裝部份第一及第二代電車,在車蓋上層加設帆布,即使遇上雨天,上層亦能載客。
第四代電車 (1925年投入服務),為雙層全密封式設計,上層為頭等、下層屬三等,車廂同時增加了上下層的活動空間。
第五代電車 (1949年投入服務),統稱「戰後式」電車,由電車公司設計新車身,及後陸續取代了「戰前式」第四代電車。
從以上不同階段的變遷,電車因應社會發展各種的需要循序變化至今時今日的面貌。電車的角色亦有所嬗變,開通(1904年)時,人人爭相欲乘搭的「萬人迷」至現在卻變成都市人的次選。這個陸上行駛曾幾何時最快的交通工具亦變得慢了。唯一的優點是全港最便宜的公共交通工具。筆者建議若大家於假日閒時無聊,不妨到港島區乘坐電車遊覽,在「慢活」的氣氛下欣賞香港周圍的美景和風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