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港鐵招標制度 不能攞了便宜還賣乖

2022-01-26
吳桐山
學研社研究員、時事評論員
 
AAA

 13.jpg

近年本港土地供應出現斷層,港鐵的鐵路上蓋項目由於交通便利經常成為私人住宅供應的主角。 在政府2021至2022年度的賣地計劃中,政府佔15幅住宅用地,可提供約6000個住宅單位; 港鐵三個物業發展項目包括東涌配電站、百勝角通風大樓和東涌東站第一期 ,提供約4050個單位,再加上市建局3170個,總數約16500個單位,可見 港鐵已成為 本港私人住宅土地供應的主要來源。殊不知港鐵除了擁有發展鐵路上蓋項目的特權外,在招標制度上也有有別於政府的特權。

自2018年4月開始,政府和市建局都修訂了賣地招標制度,除了公佈中標者之外,隨後也以匿名方式公佈落選者的出價,目的是提高市場透明度、提升市場效率。但只有港鐵這個主要土地供應者例外。港鐵一直稱,自己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一向不會公布招標項目的中標條款,因為條款不但涉及投標金額,還包括其他財務、技術上等商業敏感資料,其項目的招標性質與政府或巿建局土地的招標安排可能有不同,沒有計劃改變做法。據了解,現時發展商要成功競投港鐵車站上蓋項目,需交付三部分金額,一是標書上列明的補地價,二是一筆過給予港鐵的金額,三是項目提供給港鐵的分紅比例。但不要忘記,車站上蓋發展權是政府批給港鐵的,亦即直接牽涉公眾利益。

多年以來,港鐵透過「鐵路加物業」模式在 27 個車站發展住宅項目,根據運房屋去年8月的資料,當中涉及190公頃土地或近11萬個單位。近年矚目的大型新盤如黃竹坑「港島南岸—晉環」、將軍澳日出康城的「海茵莊園」及大圍「柏傲莊」,都是港鐵站上蓋項目,同時是區內樓價指標。 因此港鐵的招標制度對整個樓市的生態影響極大,而中標的投標者無法得悉其他投標者的出價,在缺乏透明度之下,無形中令發展商更傾向出高價競投,成本最後只會轉移至買樓的小業主身上,對樓市健康發展並非好事。

要知道,港鐵並非一般上市公司,而是香港一間很特殊的企業,政府本身是港鐵的大股東,也賦予港鐵發展鐵路上蓋物業的特權,而這些本來就是社會珍貴的土地資源,因此港鐵公司對社會負有更大的社會責任,跟從政府的招標制度,其實理所當然。

社會上一直有聲音要求港鐵專注鐵路運輸本業,減少地產項目參與程度。早在2018年11月,立法會就曾開會辯論一項有關重整港鐵公司管治的議案,多位議員都要求政府審視對港鐵的監管,修改其招標制度等,以體現其應有的社會責任。

無論如何,港鐵以其特殊身份獲得鐵路上蓋項目的發展權,掉轉頭來卻又以上市企業自居,拒絕跟隨政府的招標制度,明顯是得了便宜還賣乖。期待新一屆立法會推動政府完善對港鐵的管理,回歸其公共運輸服務提供者的初心,不要再本末倒置重地產輕交通,令市民大眾失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一場暴雨揭露本港多方面的不足,包括天氣通報機制過於保守,排水渠道系統不夠完善,以及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仍有很大改善空間。但事件同時也彰顯出人性的光輝,特別是港鐵,由於雨水在短時間內湧到月台及路軌範圍,黃大仙站被水淹浸,成為重災區。但港鐵員工以專業盡責的精神,不眠不休維修清潔,超卓的團隊協作,讓鐵路服務極速恢復安全運作,值得社會及市民的讚許。

    劉韋瑋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