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雄:尊嚴的自覺(中國人)

2022-02-17
李啟雄
民主思路成員、國際多元生命教育發展學校校長
 
AAA

 shutterstock_1537900259.jpg

近月香港疫症與逆政之新聞,被炒鬧得熱烘烘。一言以蔽之,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能正確做入世的事,當中種種垢因,或許在於做人與做事上總愛轉來轉去,甚至被「利害」二字纏繞着、束縛着。眼見社會一些人士,時刻不忘借勢入權,目向益處、愛把關係,弄成俗不可耐。

藉此引言;其人的尊嚴與品格之美德,有着密切的關聯,甚至可以說品格、美德賦予人的尊嚴。馬克思曾指出:「尊嚴是最能使人高尚、他的一切品質行徑,使他人無可非議、受到欽佩,並高出於眾人之上。」,
二十世紀人權宣言宣,不論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等,均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權利「理性和良知」遵循互助的原則行事 。當中睿思一想,不難發現不只單一價值或作用。又借喻大文豪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便是一種隱喻性思想,引發我們對生命尊嚴的意義、對真相種種探究。倘若當今世界或社會領導者,敢於站在歷史潮流上、站在大衆立場上,以大多數人的「所想 、所需、 所缺」作睿判,相信這樣才真正有助社會的進步。

另從《東西方聖賢》中的覺醒取道:
老子- 「有」與「無」可對立亦可合,天下萬物萬法皆自然。
孔子- 思想核心是「仁」與「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所向。
孟子- 倡建「仁義」與「政」高論民貴、君輕,民為邦本立天下。
蘇格拉底- 道德倫理彼予神人,獻身喚世。
柏拉圖- 理想論分為「理與想」追求真理、辯想的國家。
亞里士多德- 亞歷山大帝師,秉持自然科學,逃離雅典,不想重現第二次毀滅人本哲學的罪孽。

總括來說;近幾百年西方總愛以旁人瞧不起眼,看待東方文明、思想落後、制度落後,尤其對中國的出路與發展更抱着懷疑態度。我們中國人盼自強中在西方國家慣性思維下,讓中國人活出尊嚴,活出被尊重的「平等與平安」。而不是每天刺耳痛心的新聞 ,不斷瀰漫在我國空氣中使人喘不過氣來。因此,凡有知識者理應承擔國家責任 。


娓娓道來,借用北季老師的一句話 「愛國沒商量」作結義。平凡真理,不敢自秘,只屬微道如野叟獻曝。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