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啟示 亓樂義:看到不對稱戰爭打法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首次對台軍售“M109A6自走砲案”,近日由國務院通知台方喊停,台“國防部”也證實此項消息。軍事評論員亓樂義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必須等美國自己解釋為何取消軍售,但是俄烏戰爭讓外界看到“以小博大”的不對稱戰爭打法,台灣是需要小而精、機動靈活,生存力高的武器。
他說,軍售案如果要撤案,是比較複雜,這批武器採購是在俄烏戰爭之前,現在台灣需要更多裝備,應該列入下一波台灣跟美國軍購的項目。
亓樂義,資深媒體人,也是軍事評論員,曾於中國大陸駐點採訪22年,著有《捍衛行動─1996台海飛彈危機風雲錄》,《三戰風雲─新形勢下的台海危機》,與林中斌合著《撥雲見日─破解台美中三方困局》。
美國國務院2021年8月宣布核准販售台灣40門M109A6(Paladin)帕拉丁型自走砲等項目,總金額約7億5000萬美元,但美方因俄烏戰爭發生後產線受到排擠,美國國務院告知台灣最快要2026年後才能交貨。“國防部”指出,考量防衛作戰精準打擊火力的需求,會持續和美方溝通協調,並已協同美方研擬採取精進替代方案。
俄烏戰爭全球軍火供應應該更熱?會交不出貨嗎?
亓樂義表示,應該視情況來說,賣方是美國問題不大,但是俄羅斯賣武器給其他國家就不一定。俄烏戰爭讓外界看到,地面主戰部隊作用不是這麼大,俄羅斯主戰裝備好比大軍艦、坦克部隊,面對北約軍援的反坦克飛彈,低空防空導彈、刺針飛彈,以小博大,非常有效,這就是不對稱戰力。
他說,不知道美軍停售真正原因,台灣都看到這樣的戰爭局面,美國是否也是這樣思維?不知道,必須等美國自己解釋為何取消軍售,才知道原因,俄烏戰爭顯示地面海上空中的作戰重要平台,可能被不對稱戰力克服,台灣是需要小而精、機動靈活,生存力高的武器。
亓樂義分析,台海若爆發衝突,台灣首先要戰力防護。台灣不太可能對中國大陸發動“第一擊”,若台灣遭受第一波攻擊,戰力都被摧毀,戰爭大概就結束,這次俄烏戰爭看到,烏克蘭主戰設備不多,沒有太多軍艦坦克,不然也是第一波被俄羅斯摧毀,反倒是俄羅斯坦克被打,又好比烏克蘭向土耳其購買TB2無人機,摧毀敵方不少單位,TB2儼然成為讓俄軍聞風喪膽的戰場殺手,都是“以小博大”的例子。
他說,包括反坦克飛彈,低空防空導彈、刺針飛彈,這些裝備操作沒有這麼複雜,容易上手,但是主戰裝備好比戰機及軍艦,大的載台人力培養很難,這考驗不對稱戰力的裝備武器,不知道美國為何取消對台軍售?原因是否符合不對稱作戰需求為由?都要美方解釋。
亓樂義表示,當時台灣想買這些武器裝備,是在俄烏戰爭尚未發生,軍售案如果要撤案,是比較複雜,俄烏戰爭讓台灣看到更需要裝備,應該列入下一波台灣跟美國軍購項目。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