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綺萍:香港應該用甚麼規格去搶人才?
近日經常聽到行政長官李家超掛在口邊說要搶人才,可見政府是意識到香港需要更積極的吸引人才和挽留人才,以支持經濟持續發展和保持國際城市的地位。
而前幾日聽到有政黨和立法會議員提議政府,放寬向非本地居民徵收買家印花稅,在他居港一段時間之後退回所繳的稅項,用以吸引外地人來港發展。這個提議在近月因利率趨升引至樓價下跌的背景中,是比較有條件實施的,但這個只可視為留住外來人才的措施而非吸引人才的有效方法。事關人才去那個城市工作,首要看事業發展機會,待工作穏定後如想長期留下來,才會考慮買樓和相關稅項優惠。因此,退回印花稅並不能視為吸引人才的第一誘因。
好了,這兩日就另有消息傳出政府周三的施政報告會提出設立專門統籌「搶人才」的小組或辦公室,研究在創科、海外人才的子女在港讀書等方面提供誘因。這個小組或辦公室的設立,反映新一屆政府的管治班底終於明白到香港要搶人才、留人才的重要性。
其實,即使我們沒有上半年第五波疫情下的嚴謹輸入的防疫措施以至人才外流,又或沒有因政治因素的移民情况,本地的勞動人口也已經在2018 年的頂點回落。事關嬰兒潮出生的人口已逐漸踏入退休年齡,從工作崗位退下來。因此,我們需要引入外來人才去维持生產和競爭力是多年前已經可以預見的。
前兩屆特首梁振英在剛上任時就曾想過設立人力資源局,當時他應該已經洞悉到這個環節的重要性,只是當時沒有通過而無奈作罷。面對十年後今日國際互相競爭人才的狀況下,香港政府好應該把人力資源的策劃提升到一個重中之重的層面,因為我們這個服務型經濟說穿了就是依靠人力資源,何況除了這個香港也沒有甚麼其他天然資源的優勢了。
搶人才這個題目究竟現今政府用甚麼規格來處理,埋藏着香港未來是否仍然可以走出一條康莊大道的契機!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