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內地在放寬防疫措施嗎?

2022-11-15
寒柏
學研社成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2-11-15 at 12.57.29 PM.jpeg

國家衛健委公布調整新冠肺炎防疫措施,針對入境人士,由現時的7天於檢疫酒店的「集中隔離」 + 3天「醫學監測」,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 + 3天「居家隔離」。另外,內地將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制,把登機前48小時內2次核酸檢測無確診證明調整為1次核酸檢測。

很多人認為內地正在放寬防疫措施,但這講法是否正確無誤?在時評人各抒己見之前,不妨先想清楚,內地今次的防疫措施調整,是否算是真正的「放寬」?

以一般定義來說,入境檢疫措施由一共9天,削減至8天。集中隔離由7天縮減至5天,似乎算是一種放寬。但這是否代表內地已打算逐步放寬及開放門戶?

一直以來,內地政府不時調整防疫政策;之前由21天的隔離,逐步縮減至14天,最近至8天,都是完全基於科學數據所作出的決定。「集中隔離」的日子正逐步縮減,正是因應變種病毒的潛伏期有縮短趨勢而調整。據資料顯示,Omicron變種病毒的平均潛伏期為2至7天。因此,早前的「集中隔離」日子便定在7天左右。現時,愈來愈多數據顯示,新型變種病毒的平均潛伏期及發病期更短,便有條件可以把「集中隔離」的日子再縮短。

但再想深一層,早前的「7+3」防疫政策裡的「3」,其實是指「醫學監測」。簡單來說,當入境人士在檢疫酒店完成7天的「集中隔離」後,便可以回家作「醫學監測」。原理上,入境人士在「醫學監測」期間已經可外出,只是仍處「黃碼」階段,難以出入其他場所。社區負責人亦鼓勵在「醫學監測」期間的國民盡量不要外出,但並無明文規定他們一定要留在家中,其同住家人亦可如常外出。

現在經調整的「5+3」政策裡的「3」,卻是清清楚楚的「居家隔離」,再不是「醫學監測」。如此一來,入境人士一定要留在家裡,不能外出。一般來說,內地的「居家隔離」會以「封條」把家門封好,即連同住家人也會一起受隔離。

總的來說,由「7+3」變為「5+3」,入境人士真正需要隔離的日子還多了1天,又怎說得上是放寬呢?

patrick_webscene.jpg

嚴格來說,這只能算是對防疫措施的一種調整,談不上是放寬。「5+3」可以讓入境國民需要逗留在檢疫酒店的日子少了2天,可以省點錢,在家隔離亦會較舒泰。「集中隔離」的日子少2天,亦可以騰出更多檢疫酒店房間出來。由此可見,這種調整是考慮到社會資源之活用,亦照顧到國民的需要,是一項較人性化的調整。似乎Omicron變種病毒的潛伏期雖然不斷縮短,讓國家衛健委認為可以略為削減在檢疫酒店受「集中隔離」的日子,但其病毒的潛伏期亦有相當的「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始終不能只隔5天或7天便了事,因此只好把3天的「醫學觀察」改為更嚴格的「居家隔離」。

至於熔斷機制及登機前的核酸檢測由2次削減為1次,有可能是為了減省重覆而效率不顯的工序。此外,當內地各省市在追蹤病毒及隔離檢疫的日漸純熟,在「外防輸入」方面的各範疇裡,或有條件適度調整。

但以上的防疫措施調整,並不代表是防疫方針出現改變。中央政府已反覆說明,「動態清零」的防疫方針不變。內地調整防疫措施的邏輯是建基於科學,與香港由各大商會、行政會議及港府所推動的0+3之做法完全不同。

那麼,我們如何進一步證明內地的「動態清零」政策並無改變?如何肯定其防疫措施沒有根本性的「放寬」?

近日,內地各省市再度爆疫,每日確診人數已高達1萬宗。作為重災區之一的廣州亦已實施嚴厲的管控。由此可見,內地的「動態清零」措施並沒有任何改變。一方面,內地要控制好疫情至極低水平,當爆疫時要盡快遏止。另一方面,內地政府亦會確保只犧牲一小撮人而換取大部份人的生活及往來自由,在生產線及消費市場上達至最大限度的如常開放。

因此,內地政府在堅持「動態清零」的同時,亦檢討及防止「層層疊加」的過度防疫。當有客觀基礎可以支持,內地亦會調整某些措施。

過去兩年半以來,香港商界完全忽視防疫措施背後的科學根據,某些人還要求政府交出放寬防疫措施的「時間表」,並不斷以自身的短期經濟利益迫逼政府。港人以這種思維,不斷「帶風向」及胡亂估計內地何時會「通關」。想深一層,疫情反覆不定,病毒還不斷變種,有甚麼人可以預知疫情會在「二十大」之後趨緩?既然我們不可能預知疫情的走勢,有誰可以制定出一個「時間表」出來?

當初香港坊間不斷有消息傳出,認為內地於「二十大」後會放寬防疫措施,明顯是毫無道理可言。如果「二十大」後就放寬,為何廣州仍要大規模的「封區」?為何各方人員又趕赴廣州?為甚麼全國省市仍在努力控制疫情?「5+3」政策更表示入境人士的隔離日數還多了1天!其實,內地一直有調整防疫措施,且不斷因應疫情之變化而修正,但總體方針並無改變。香港坊間有人以「二十大」為界,只是一種忽視疫情及不依科學數據的講法。

防疫措施應該以科學數據為主要考慮,政府或可以先研究在甚麼情況下「放寬」,或可以先制定整套「復常計劃」的細節,但真正執行時一定要按當時的疫情變化才說得準。怎能「超前」編好「時間表」?

此外,有立法會議員及商界代表不斷要求港府要實施0+0,所謂的0+0即與外地完全「免檢通關」,在外國的疫情尚未消退前便開放,即等同「躺平」。另一方面,他們還不斷要求「通內關」,還要港府制定一個「時間表」。試問於香港單日確診個案仍有超過5,000宗之際,我們如何製造出一個「時間表」?

如果港商一定要有「通內關」的時間表,就只有在香港全面推行有追蹤功能的「安心出行」或「健康碼」,並盡快讓港人進行「全民檢測」。當然,若明年的全球疫情趨緩及消退,或病毒的感染率及死亡率再大幅下滑,內地亦有條件進一步放寬相關防疫措施。

總的來說,內地防疫方針並沒有改變。除非香港達至真正的「動態清零」,或環球疫情消退,否則又怎能要求與內地「免檢通關」和制定相關「時間表」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