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為何這刻才開始輸入外勞?
香港各行各業皆出現勞工短缺問題。近日,港府終於公布輸入外勞計劃,建造業外勞配額上限12,000個,運輸業界8,000個,當中航空業佔6,300個,公共小巴及客車行業佔1,700個;另外,港府將暫停執行26個職位不得輸入外勞的規定,為期兩年,當中包括售貨員、侍應生、接待員、收銀員等等。
香港經歷了3年的疫情,再加上「移民潮」,勞工短缺問題日益嚴重。此外,過去10年來,在美元低息及寬鬆貨幣政策下,資產泡沫下貧富懸殊更為顯著,社會向上流的動力大減。西方國家在面臨經濟衰退的情況下,依舊出現勞力短缺的問題。由此可見,勞工短缺問題更是以西方為首的傳統發達國家及地區所共同面對的普遍現象。
為何港府在此刻可以在極少的反對聲音下開放輸入外勞的計劃?在自由市場裡,現時勞工出現嚴重短缺,勞方的議價能力理應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峰才對。為甚麼各行業的工會完全沒有發動大規模的遊行示威呢?
整件事卻似乎有違自由市場的情況。值得留意的是,現時經濟環境不景氣,雖然各行各業皆有人手短缺的情況,但若環球經濟低迷及高息環境再持續一段時間,香港各大小公司有可能出現一輪倒閉潮。以本地勞動階層的利益來說,又怎會不介意進一步輸入外勞呢?
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香港除了受控於自由市場的「無形之手」之外,尚有一股力量足以輾壓勞動階層的權益。
以地產界別為例,多年以來建造業界工人都一直反對輸入外勞。似乎建造業界工人的議價能力極強,連發展商都「退避三舍」。但事實是否如此呢?
多年來,香港土地及房屋供應嚴重不足,再加上美國施行低息及量化寬鬆政策,發展商不必積極發展物業,甚至乎只透過囤地及積存「貨尾」已經可以大賺。在這情況下,最大型的發展商根本不會介意建造業勞動人口不足,亦不會擔心工資太貴。一來本港發展物業可以透過層層的外判,成本及風險皆由中間多層的承建商分擔;二來「麵粉」價錢貴了,發展商還可以有藉口讓「麵包」加價。建造業勞動人口不足,最終反而加速行業龍頭的寡頭壟斷及進一步推升樓價。以當年的情況,發展商當然不太介意業界的本地勞動階層反對輸入外勞。
但經歷了3年的疫情後,環球經濟不景氣,且全球的消費及投資風向已有所改變,加息環境下亦不利於物業發展。本港發展商「囤地」及「囤貨」的成本急增,風險也大幅提升。
在這最新的市況下,建造業輸入外勞不僅可以解決業界人手不足的問題,還可以讓人工成本有所下調。夾在中間的承建商或可以稍為鬆一口氣,並把手頭上的工作做完。發展商的總體成本有望逐步下降,最終可以透過減價加快「去存貨」。
由此可見,輸入外勞對本港資本家大為有利,亦可以補充人才及勞工流失的問題。既然輸入外勞符合資本家的利益,港府在施行新政策時所遇到的阻力便不大了。
但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港府在輸入外勞方面有沒有一個通盤的考慮呢?但是開放額限是不夠的,如果外勞在本港的衣、食、住、行沒有得到解決,即使港府逐步開放勞動市場,亦不能真正吸引外地人來港工作及定居。
單靠自由市場的調節,要資方考慮及承擔部份成本當合情合理,但一直以來,每當有勞資糾紛及社會矛盾,都會被坊間及傳媒扭曲成「中港矛盾」。換句話來說,即本地資方獲得引入外勞的好處,但引入外勞的所有潛在問題及成本,卻由港府一力承擔,這是絕對不公道的。港府在整個環節裡,有沒有清晰的指引及法規?有沒有足夠的人手及資源作監管?萬一發覺有資方或中介機構有不法及不道德的行為,港府亦應該要嚴肅跟進。
最後,港人明明崇尚自由經濟,相信市場競爭,但各行各業卻偏偏大行「保護主義」,並企圖力阻港府輸入外勞,完全違反港人掛在口邊的信仰。如果我們要再次取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成功,理應盡快拚棄這種「保護主義」。
把外勞的限制逐步鬆綁只是第一步,最終把本港的土地及屋房供應等諸般限制也全盤鬆綁,香港才會有真正的出路。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