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幼珉:輸入勞動力和增進社會福祉

2023-06-19
吳幼珉
資深時事評論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3-06-19 at 14.33.14.jpeg

行政長官李家超宣佈有限度輸入勞工來應對本地勞動力短缺,但仍以培養和增加本地勞工為主,引入外來勞工屬於輔助和非永久性措施。港府同時還調整了「補充勞工計劃」,容許侍應、收銀和售貨員等26個非技術或低技術工種申請輸入外勞,為期兩年。

香港主權已回歸祖國近26年。儘管本地與內地的物理邊界長期存在,兩地要素和一般人往來卻不可避免地日益頻繁。但港府這次計劃仍可對本地經濟民生產生深遠影響。

建造業及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

按計劃,建造和運輸業可分別輸入12000和8000個勞工配額。那兩個行業要求工人有一定技能,勞動強度也較高,缺乏本地年青人入行。同時,那兩個行業的用人單位較集中;引進外勞也能為本地大型基建和建築工程提供所需勞動力,對保障工程進度和完工有正面影響。

在內地,從事修路、填海等基建項目的勞動力工資往往並不太低。據我所知即使在內陸地方,修路等工人每天工資可達三、四百元人民幣或以上,但常常開工不足;短途貨車司機的收入則會低一些。

當前,香港正處於新發展時期,為大型基建項目輸入勞動力無可厚非。深圳經濟特區發展初期,曾有兩萬名解放軍工程兵集體轉業到地方從事建築工作,那些人對深圳初期建設作出重要貢獻,他們當中許多人後來在深圳定居,也發了財。本地與內地情況不同,這次香港計劃引入不論是12000抑或20000人,如何利用好那個資源,港府應根據本地發展藍圖和需要有更長遠的規劃,力爭公營部門有效管理和利用資源,增進本地福祉。

要有清晰的人口和社會發展規劃

香港工資比內地高,內地人力資源則較香港充裕,香港輸入勞動力,主要是從內地輸入;本地僱主可以同等價錢,購買更優質的服務。涉及面較廣的「補充勞工計劃」能降低本地營商成本,加強整體經濟活力,也對本地私營部門僱主帶來好處。

回想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生產線北移,一些藍領工人轉而任職服務行業。現在服務業也從內地補充勞工,本地居民日後會較難找到工作。本地大學商學院畢業生在學校學到社會所需知識,卻未必是特殊的專門技能。大量引入專才或術勞動力,日後則可能影響本地年輕人的就業機會。

這一屆特區政府對香港未來發展有新思維和長遠眼光,坐言起行,令人鼓舞。筆者支持香港發展和與內地融合;惟港府一方面認為勞動力缺乏,需要引入人力資源;另一方面卻又鼓勵青年北上創業。那究竟是資源互補,還是亂了章法,值得反思。總的來看,港府至今仍欠缺一個清晰的人口和社會發展規劃,香港起碼應保持經濟運行和養起它所承載的人口是城市管治的一個根本性的問題。

本地工資將較難增長

新冠疫情期間,一些香港企業縮小了業務規模,也裁退了部分員工。疫情流行過後,企業一時間請不到足夠員工,本地勞動力短缺矛盾也變得突出。這一波輸入外勞能解決香港燃眉之急,治了「請晤到人手」的標,卻沒有治本。而由於勞動力供應增加,香港低技術勞動力甚至各階層市民未來工資都會較難增長,那對能否增進社會福祉就見仁見智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少數族裔社群一直因為政策及結構性上的忽視造成世代被擠壓於基層工種上,甚或聚集於低技術工種,正如26個工種內的建造, 清潔,物流運輸業中。又或者,因社會流傳的刻板印象,認為他們全部廣東話及中文書寫水平甚低,加上文化隔閡,都不願意聘請他們,造成這些群體長期處於失業率高或工作與學歷錯配的結構性不公。政府放寬輸入外勞之前,有否更精準的了解這群體的資歷,會否符合工種的語言文化要求,以便糾正過誤,及更有效運用本地人力資源?否則,無差別的外勞輸入,會否再次及進一步將他們排拒?有少數族裔家庭經已數代在香港落地生根,把它視為家鄉,不是更能適應工作及社會需要嗎?看來政府需要更慎重仔細地研究,以制定全面精準的短長線勞工及人口以至文化教育政策。

    賢聚嶺南  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