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美債快不行了?
據報,近日內地政府持續減持美國國債,持有規模跌至14年以來最低水平。現時,中國持有金額約8,354億美元。
坊間有不少朋友認為,中國的「去美元化」的國策繼續,除了與多國達成貿易以「本幣結算」,並向貿易夥伴借出美元而可收回人民幣之外,還不斷減持美國國債。今年以來,美國政府通過暫停取消國債上限之規定而不斷增發海量美債。同時間,內地政府曾作世界第二大持有國而不斷減持,似乎美債泡沫要爆煲,是指日可待之事了。
長遠來說,我們不可以忽視「美債泡沫」的問題,以常理計,一個國家有超過一半的財政收入用來付息,而作為民選政府卻無力說服國民要開源節流。近20多年的經濟周期裡,美國大財團愈做愈大,但國內貧富懸殊問題愈見嚴重,國內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而鼓吹「環球化生產」的背後,卻突顯國內產業鏈不完備,勞動人口永久失業。多年來,美國各大城市內的露宿者愈來愈多,「零元購」愈來愈普遍,美國政府似乎只能任由社會問題惡化而無力做好利益整合的工作。美國前景絕不容樂觀,政客及背後財團更傾向於把問題輸出國外,勢將拖累全世界的發展。
但若只因美債濫發、中國及某些國家正積極「去美元化」等情況而認為「美債泡沫」即將爆煲,則與現時的情況不符。
首先,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的數據可見,截2022年底,美元仍是全球外匯儲備中佔比最高的貨幣,達58%。其次是歐元 (20%),日圓(5.5%) 及英鎊 (4.9%)。人民幣有所增長,但亦只居第五位,若2.7%。
至於全球使用貨幣支付量方面,美元仍是主導地位。據報,在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的報告可見,於本年初,美元佔41.1%,歐羅佔36.43%,英鎊佔6.58%,日圓佔3.15%。人民幣則約2.19%。當然,俄羅斯算是被踢出SWIFT,境內銀行不會用SWIFT作為國內交易支付系統。
受制裁及有心減低對美元過度依賴的國家將繞過SWIFT系統,在中長遠來說確實會影響這報告的代表性,但暫時來說,即使粗略的把所有以「本幣結算」的國際貿易交易都當成是繞過SWIFT的交易而一併計算在內,美元仍佔主導地位。
有金融界的預計,「去美元化」的步伐仍會繼續,擔心在5至10年左右,美元於各國的儲備貨幣佔比將有58%跌至50%左右,結算佔比則由41.1%跌至35%。但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如此,「美元獨大」的情況仍沒有改變。
現時,部份國家開始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主要於國與國之間的大宗商品買賣之上。當然,貿易結算是貨幣價值的根基之一,大宗商品更是國際貿易之根本。掌握大宗商品資源的沙特阿拉伯、伊朗及俄羅斯都打算逐步減少以美元,或某些國家因被制裁或擔心將來被制裁而開始另闢蹊徑的繞過美元,對美國來說絕不能算是一件小事。長遠而言,貿易結算是貨幣價值的根基之一,各國的舉動絕對是對美元地位敲響了警號。
但現時在國際大宗商品貿易上減低對美元結算依賴的國家,嚴格來說都不能說成是「去美元化」。它們都只是在減低對美元及美元借貸的依賴,並希望藉此減輕美元在加息期間對它們的經濟打擊而已。這並非代表它們都在拋棄美元資產。
反而,除了被美國制裁的國家之外,其他資源國即時在大宗商品貿易上以「本幣結算」,或甚至乎把「去美元結算」的層面伸延至消費品層面,於完成貿易後,若它們賺得利潤,現時仍可以把資金投向美元及美債資產,以賺取高息。
由於美元利息以加至5厘以上,本年度還會再加息至少1次。同時間,美國聯儲局亦暗示加息周期即將見頂。如此一次,美債的孳息率將會是中短期的新高,除非美國政府崩潰,被別的國家打敗或出現內戰,否則這4至5厘的孳息率可算是穩賺不賠。在加上明年左右極有可能出現減息潮,即使減息的幅度不多,手上持有的美債可於減息期立刻升值。
簡單來說,某些國家以本幣結算,志在減低對美元結算及美元貸款的依賴,即希望減少美元加息對其財政所造成的衝擊。但世界各國卻並非對美元資產沒有興趣。在本年6月,內地減持113億美元,但同時間,日本增持88億美元,英國則增持119億美元。海外總計持有者則增加417億美元,至7.56萬億美元。
據市場分析,海外投資者 (包括外國政府) 持有約24.3%的美債,餘下的75.7%則為美國國內機構所持有(包括聯儲局及美國政府)。據網上資料粗略分析,美國國債的持有佔比如下:
* 粗略估算
按本年度6月份的網上資料顯示,美國政府大幅發債的同時,聯儲局並沒有改變縮表的情況,即聯儲局並沒有印鈔買債。由於市場預期加息周期即將完結,美債反而大賣。
中國現時擁有8,354億美元美債,是第2大外國政府持有者,佔外國投資者的11%,算是重要的單一買家。但以整個超過31萬億美債組合來說,中國政府不過佔2.6%左右而已。海外投資者,當中包括所有海外政府增持了417億美元,絕大部份海外國家並沒有跟隨中國減持。即使本年初有國家減持美債,但於半年結過後,總體還是以增持為主。坊間有人刻意營造「各國政府拋售美債」的印象,並不孰實。
除了海外投資者之外,美國國內的投資者也傾向支持美債。美國著名投資者巴菲德旗下的「巴郡」於本年7月24日買進100億美元國債之後,於7月31日及8月初持續購買美債,合共300億美元左右。
由此可見,美國國債既沒有「被拋售」,也不見得「滯銷」,反而大受環球投資者歡迎。聯儲局亦沒有反過來「印鈔」,其緊縮政策未變。暫時來說,我們還沒有看到「美債爆煲」的明顯預兆。
當然,美國並非毫無隱憂,其政府「失靈」並無力解決國內的貧富懸殊及失業問題,美國債台高築,利息成本沉重,在可見將來亦不易解決。美國投資者現只傾向購買短債而不欲購買長債。美國政府更推出回購計劃贖回境內投資者的長債,變相增加了金融市場的短期流動性,再加上俄烏局勢不明朗而使大宗商品供應緊張,以上因素都會為美國經濟前景及境內通脹帶來不確定性。
現時,加拿大的通脹有回升跡象,亦有可能預示美元通脹將無法成功壓下去。萬一美國通脹不跌反升,加息周期比預期長,這亦將會對美國經濟構成更嚴峻的打擊。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