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客家人下南洋始末

2019-11-15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eba36530-789b-475c-a837-3ef040ff47cf.jpg

客家人所稱的「南洋」,指的是東南亞。客家人遷徙海外的最重要驛站是香港,而最密集的目的地,則是東南亞。這一現象直到二十世紀末才開始改變。

在筆者的鄉下,客家人稱「下南洋」為「過蕃」,「蕃客」則是指海外歸來的華僑。「下南洋」在中國積弱一百多年的歷史時期,與北方漢人「闖關東」、「走西口」一樣,帶著深深的時代鉻印,充滿了離鄉背井的無奈、謀生求存的辛酸,揮之不去的鄉愁,以及落葉歸根的情懷。

IMG_1777.PNG

眾所周知,晚清的「國門」是被西方堅船利炮轟開的,是被動的「開放改革」。1860年代至20世紀初,以華人勞工為主體的海外移民潮開始湧現。各國洋行、公所通過中介將貧民誘至「豬仔館」,簽訂契約,以出國後的工資為抵押,換取出洋旅費,其中摻雜大量的欺騙、綁架個案。幾十年間,僅東南亞就聚集了約二百萬華工,在錫礦、橡膠種植園象牲口一般勞役。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佈禁止販運「豬仔」與保護華僑的法令,苦力貿易終結。但從20世紀二十至五十年代年代初,以自願自主為主要形式的「下南洋」進入另一個高峰時期,移居南洋的華人大約有五百萬。

IMG_1766.JPG

筆者最近赴馬來西亞出席第三十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了解到,由於「下南洋」的歷史積澱,如今旅居在海外的華僑華人,以東南亞為最大的群體。據不完全統計,印尼兩億人口中,約一千萬是華人。馬來西亞兩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六百萬。新加坡五百萬人,華人約佔75%。這當中,福佬、客家、廣府為三大華人族群。

與漢族其他民系習俗不同的是,早期的客家人遷徙時,往往帶走祖宗的牌位,將祖宗的遺骨洗凈裝入瓮中帶走,稱為「金罌」,到新的客居地再擇地埋罌造墓,客家人有句偈語:「九葬九遷,十葬萬年」。在漢民族之中,這大概是客家人最獨特之處。

IMG_1759.JPG

查閱地方史誌,最早飄流南洋的客家人是梅縣松口鎮的卓謀,時間大約在十三世紀八十年代的宋元年間。其時蒙古軍大舉南侵,贛南客家人、南宋丞相文天祥組織義軍輾轉閩粵贛山區,梅州松口卓氏八百壯丁響應號召從軍,兵敗涯山(廣東新會),卓謀滔海九死一生,飄泊到婆羅州(今印尼加里曼丹島),這是客家人去南洋的開始。

明朝年間,鄭和率龐大船隊遠航太平洋,更深入印度洋至非洲東海岸,客觀上推動了中國人對海外的認知和遷移。明代時,噶羅巴(雅加達)及呂宋(菲律賓)各有華工數萬人。

IMG_1760.JPG

清初,海禁反復無常。但政府己注意到放洋者日眾。例如康熙時代,《朱批諭旨》記載,「閩粵流民相繼逃往南洋」,《澳門紀略》亦多處言及康熙過問華工出洋之事。雍正五年(1727年)閩浙總督高其倬在奏章中亦稱,放洋船艟,大都名為貿易輸物,實則運輸華工出洋。因史書未就族系區別記截。
IMG_1776.JPG

太平軍最後一支部隊即李世賢部,有十萬眾,在嘉應州鎮平(今梅州蕉嶺縣)被清兵剿滅。為免誅連九族,斬草除根,客家軍眷屬唯一出路就是外逃,目標是萬里海疆的南洋(早期客家人稱為番片)。這期間,從西方東來,以瑞士、德國教士為主的巴色差會,在英屬香港組織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組織有預謀,以營救為性質的大規模移民潮,主要對象正是被清兵追捕而作鳥獸散的太平軍將士。

遷徙南洋是客家人走向世界的起點。大約在二十世紀初,客家人又陸續從南洋向澳洲、美洲、非洲飄移,最後形成「日不落民系」的世界格局。

IMG_1767.JPG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今日香港保留了不少以「虎」命名的地名,例如上水軍地新塘莆虎地嶺(Fu Ti Ling)、屯門虎地(Fu Ti 或 Fu Tei)、元朗虎地排(Fu Tei Pai),亦有一些因為填海而消失的地名,例如青衣虎地角(Fu Tei Kok)。為甚麼一個地方以「虎」命名呢?是因為這裡從前真的有老虎嗎?

    香港史學後進協會  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