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開埠早期的香港與加爾各答
最近寫了兩篇關於印度客家人的專欄。有些客家鄉親在社交媒體問,為何加爾各答「搵食艱難」,還往窮地方跑?
這個問題有幾個歷史因由。往事如煙,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757年,英屬東印度公司控制了孟加拉地區,印度正式成為英屬殖民地,加爾各答成為開埠最早的國際商港之一。當時的印度盧比,比美金還值錢,比中國流通的貨幣更貴十倍。說來匪夷所思,當時到印度,就像過去幾十年香港人移民美英加澳紐一樣吃香。
香港與加爾各答在早期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西方東漸催生的商埠,都是日不落帝國在遠東的殖民地。加爾各答從1772 到 1911 年,作為英屬印度的首府長達140年。在這期間,該市一直是印度近代教育、科學、文化和政治的中心,迄今仍然保存有大量的維多利亞風格建築。由於擁有許多壯觀的公共建築,被稱為「宮殿之城」。1947年,印度獨立後遷都新德里。
十八世紀的英國對中國的茶葉和絲綢的需求很大,為了賺取巨額白銀取得財政平衡,英國政府對中國輸出鴉片。十九世紀,加爾各答成為向中國輸入鴉片的集散中心。
昏庸積弱的清政府因為在鴉片戰爭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香港開埠前後的歷史眾所周知,但很少有人知道,當年英國遠征軍的炮艦,卻是從印度加爾各答港出發的,運載的印度兵遠超過英國人。這是西方列強對中國發起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標誌著中國近代史的開啟。這也是香港開埠早期有眾多印度籍警察,最後有數十萬印巴裔永居香港的源起。
英國殖民兩百多年的歷史,使得中印這兩個東方文明古國,有了更多的交集,包括在加爾各答薪火相傳已兩百多年的塔壩客家部落。
抵加爾各答的粵東客家人,絕大多數是從香港作為起點的。從地理觀察,廣東和加爾各答遠非近鄰,陸路隔著飛鳥也難飛越的巨山峻嶺,水路還隔了一個中南半島。但在1780 年代的世界,碼頭所及的距離就是世界的距離。十八世紀陸路交通有限,從香港到印度並沒有想像的遙不可及。四海為家的客家人,也因此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的開拓者。
筆者查考史料,第一位到加爾各答定居的華人是 1778 年來自廣東中山的客家人楊大釗。英國皇家檔案館的報告顯示,楊大釗向當時英國派駐印度的首任總督 Warren Hasting 租土地開糖廠,並招募華工作為種植甘蔗的勞動力。雖然楊大釗不一定是到印度定居的第一個華人,但他卻是有史料記載的第一人。根據 1837 年加爾各答警察局的人口調查報告顯示,當時這裡有華人 362 人。
當時作為英屬印度首都的加爾各答,與動盪不安的滿清帝國相比,治理良好,富庶且充滿機會,媲美香港好光景的那些歲月。據一些老華僑回憶,當時印度一盧比等於十個中國貨幣的價值,1500 盧比可以抵三年在中國的生活費。
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客家人離開故鄉最直觀的理由,就是求生存圖發展,但有的卻是為了逃命。1840 年鴉片戰爭爆發後,中國南方一些省份的百姓為躲避戰亂,紛紛向東南亞和南亞遷移。1865 年之後被清廷擊敗的太平軍,大部分都是客家子弟,為了躲避通緝而往香港、澳門一帶避難,又或投奔怒海,漂至南洋甚至南美。今時今日蘇里南、巴拿馬棲居大量的客家人,他們的祖先有不少是太平天國的將士。
逃亡到印度的,主要是洪秀全、楊秀清殘餘部隊的約三百官兵。其時正值英人統治下的加爾各答及孟買大興土木,造船築路、種植茶葉。這批客家子弟最早前往的地方,是大吉嶺和阿薩密,從此解甲歸田,以築路種茶為生。在中國歷史上,客家兵勇起義造反事敗,從中原南「着草」南遷的事例,並不鮮見。
1949 年中國政權易幟,為逃避土改、階級鬥爭及其它政治淸算,經濟條件較為殷實的客家華僑,陸續抵印度投靠依親。有別於以往以青壯男性出門謀生,這個階段的遷徙增加了婦女與小孩,以非技術工人者居多,並打算在印度長期居留。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在加爾各答定居的廣東梅縣的客家人,從兩千人激增至一萬二千人。
中國改革開放之前,香港一直是海外華人進出國門最便捷的中途驛站。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四十年代之前,飄洋過海去印度謀生的客家人不必簽證。1947年印度獨立,才需要辦相關手續,辦理地點也是在香港。接受筆者採訪的印度客家人謝道昌說,父親當年輾轉從廣東梅縣去澳門,然後在香港等簽證。「一等就是一年多」。利用這一年時間,他報名參加妹夫卜珍創辦的「嶺東高級裁剪學校」。等拿到簽證來到加爾各答,養家活口的手藝,正是在香港學來的西式裁縫。
時移勢易,加爾各答已經衰落,謀生和發家致富不再容易。在塔壩,筆者採訪了一個從梅縣遷徙而來的陳先生。他18歲就在此地租舗開店賣鞋21年,其後結業轉為打散工,生活窘迫。1991年,靠臺北的親戚資助,他才能回梅縣探望90多歲的母親。近年中國大陸的生活條件大為改善,為印度親戚買機票回鄉探親,已經不是新鮮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