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元荃古道 客家墟

2020-11-20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WeChat Image_20201120145357.jpg

有人問過,假如港鐵故障,陸路交通全面癱瘓,還可以走到港九新界各地嗎?答案是可以。香港沒有鐵路甚至開埠之初,客家人就靠徒步翻山越嶺往來各地,謂之「走山路」。

香港有些路徑已超過百年的歷史,人們稱為「古道」。元荃古道就是其中之一,是舊時元朗及荃灣居民穿梭兩地的主要山林道。當時元朗十八鄉的農民交易漁農產品,主要在荃灣墟。可以想像,在延綿大約十五公里的山徑,用扁擔肩挑籮筐、筲箕、木桶的客家先民們何其辛勞。當然,雲霧繚繞、峰迴路轉之間,總有山水美景相伴,是為心靈犒賞。

WeChat Image_202011201453572.jpg

WeChat Image_202011201453571.jpg

WeChat Image_20201120145358.jpg

筆者在香港做過田野調查的許多地方,包括大埔、烏蛟騰、荔枝窩、沙田,甚至孤島如塔門、鹽田梓,都聽過客家原住民「趁墟」之說。但如果筆者沒有記錯的話,香港迄今尚無人對墟市做系統的資料蒐集和研究。「墟日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是客家市井與鄉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地方史誌均有記載。

「赴墟」盛行於湘﹑贛﹑閩﹑粵的客家山區,類似於中國北方鄉村的「趕集」。沈從文的名著《邊城》,對湘西墟鎮有傳神的描述。

WeChat Image_202011201453573.jpg

WeChat Image_202011201453574.jpg

傳統上,客家話稱鄉鎮稱為墟,約定俗成的集市交易稱為「墟日」。農戶把自己生產的糧食、六畜挑到鄉鎭交易,稱為「赴墟」。落日斜陽,販夫走卒各有收穫,盡興而歸,叫「散墟」。墟日的第二天叫「墟背日」,意為生意最冷清的日子。人流如過江之鯽,商販如雲,貨如輪轉,叫「老虎墟」。粵語至今仍用「墟冚」形容熱鬧,但墟已消失,被街市及購物廣場取代。

開埠之初,港九新界還處於農耕時代,墟市除了兜售六畜、米穀、布匹、菓蔬,最熱鬧的要數另類的小商販,如賣老鼠藥、蛇藥、跌打藥膏的。當然,舞刀弄棒的武夫及雜耍,風水先生,算命大師鼓其如簧之舌,亦成另一道風景。客家人通常把這些人統稱為「走江湖的」。

WeChat Image_202011201453575.jpg

WeChat Image_202011201453576.jpg

在筆者老家梅州,有一鎮叫松口,屬嶺南四大古鎮之一,舊時有「松口不認州」之說,墟日之熱鬧名震遐邇,活脫脫一幅「清明上河圖」的現代版。梅州籍香港人,舊時有相當一部分從此處碼頭登船赴港。另有一墟鎮名叫松源,是閩粵贛三省七縣匯聚樞紐,上世紀中葉以前,每逢墟日萬頭攢動,恍如東漢文學家班固詩句中「闐城溢郭,旁流百塵,紅塵四合,煙雲相連」情景。

客家人聚居山地,交通不暢,赴墟往往有個「酒翁之意不在酒」的目的,就是為子女婚嫁盤算,墟日是進城相親最佳的日子,紅娘牽線,雙方父母帶上自家孩子,穿得比平時乾淨體面,在墟上找一飯館「相睇」。如今移風易俗,此情此景不再。

WeChat Image_202011201453577.jpg

WeChat Image_202011201453581.jpg

元荃古道還在,只是有些山徑湮沒在萋蔞芳草之中,部分地段修築成方便易行的郊遊徑。主角也變了,販夫走卒已被行山客替代。路徑通常由柴灣角半山村入元荃古道,繞石龍拱,經田清橋和田夫仔營地到清快塘,下山至深井回到市區。纖陌紅塵,青山依舊,不變的是鄉土情懷,是對香港景物的眷戀。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