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一個功夫師傅及客家武林文化
在深井村一個很地道的港式茶餐廳,叫幾籠小點,沏一壺鐵觀音,與當地功夫師傅傅天宋談得非常投契。
傅師傅是客家人,住深井村,村中都是源自粵東五華的傅氏宗親。他們在深井落戶之前,祖祖輩輩住在山上,一個叫「青蟈塘」的隱世客家部落。
因為住在偏僻山地,為抗匪賊打家劫舍,客家村有習武傳統。傅師傅在六、七歲已對功夫耳濡目染,13歲開始跟師父學武。當時香港發生著名的「67暴動」,其師父趙福生遷居深井,後來才知道他屬江西竹林寺螳螂派。五年後,師父移民赴北歐,武藝「斷層」。傅師傅長大之後加入消防隊,學過的拳腳丟得「七七八八」。退休後遇到同門師叔李春林,於是「重操舊業」,常常驅車至沙頭角李氏武館習武。
「我們小時候拜師學功夫,扎馬站樁就要半年」。「以前不明白,現在知道師父的良苦用心了。基礎不牢,東倒西歪,怎能接招應戰?」傅師傅壯年舞麒麟虎虎生威,與年幼時扎下的功底密不可分。
據他回憶,村裡的青壯男子二十多人,晚飯之後自動聚集在客家人稱為「禾坪」的空曠地方。師父說不收學費,但眾人認為不太好,於是象徵式每月交30、40元。師母在練習後,更會為大家做夜宵。
「學的功夫包括站椿、三剪搖橋、四門、活步拳。兵器包括棍、耙、鐵尺、柳葉刀等。客家人以務農維生,功夫往往活學活用,操起扁擔、板凳、禾鈀即可上陣」。
赤腳行馬,禾坪是粗糙的水泥地,往往磨出血泡。「師父說不行馬,拳是無用的。行馬就象樹根,如果不牢固,開枝散葉風一吹就倒」。行馬有三個秘訣,包括「田雞肚」、「筲箕背」、「蛤乸喉」,即肚子要像青蛙那樣收腹,背脊如筲箕拱出,同時要含著喉嚨。練對拆,會用竹子製的盔甲作保護。「師父說,竹林是非常好的練武場所。竹有粗幼,隨風飄動,打下去軟硬不同,有助練出感覺」。傷了筋絡,師父會給徒弟們塗跌打酒。
筆者翻閱香港客家功夫文化研究會長趙式慶主編的《客武流變》一書,才知道江西竹林寺螳螂派,最早從山西傳入贛粵,再由深圳坪山傳入香港。祖師名叫三達禪師,是五台山的喇嘛。
在青蟈塘村見到傅氏族人傅安仁先生,攀談得知,「阿媽話,唔好學耕田,要進城做工」。1946年出生的他,在清快塘住到十幾歲,是這個客家廢棄村落的最後見證人之一。他十七歲下山在深井的生力啤酒廠做工,直至退休。
傅氏族人南遷香港已二百多年。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赴梅州五華縣尋根,幾經周折,終於在埦裡村準確無誤地找到遷徒至荃灣清快塘之前的傅氏先祖。
傅師傅稱,螳螂拳除了模仿螳螂形態外,講求吞吐浮沉。其實,人生的順境逆境,亦應以此態度應對。傅師傅成年之後加入香港消防隊,職業生涯是在火海中趟過來的。他說烈火滔天並不可怕,難於防範的是暗火或者化學品或瓦斯突然爆炸。
也許讀者會問,筆者乃小女子一枚,平時喜歡塗抹文字而已,跟武林江湖毫不沾邊,何以能夠與眾多客家功夫師傅成為好友?這是因為筆者三年前曾經出版一本「香港客家文叢」,傅師傅也是因為在書店買到了這本書,通過客家鄉親結識。但令筆者驚訝的是,他雖一介武夫,對客家文化的熱愛和理解之深,幾近「專業級」。他認為功夫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通過眾人努力,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