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客從何處來

2021-01-08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3581610091387_.pic_hd.jpg

最近在《思考香港》發表了一篇題為「從深山奔向大江大海」的文章,簡單介紹了客家人從中原南遷的源流。筆者隨後收到一些海外鄉親來函追問,南遷的漢族民系有許多分支,「客家」的身份認同、稱謂及相關研究何時確立?

這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也是眾多海內外學者仍在考究的課題。筆者嘗試通過所閱覽過的一些資料作答,拋磚引玉,期望同業先進不吝賜教。

3541610091383_.pic_hd.jpg

3571610091386_.pic_hd.jpg

中國文化中對「客」字的用法極為普遍,最早適用於對來訪者的客氣稱呼,比如客卿、門客、說客、掮客、客串。宋朝的時候,官府的人口統計分類,地主官僚、豪門望族稱為「戶」,佃農則稱為「客戶」。到了明清,外地的來人稱為「客籍」,以區別於土著。

康熙年間,渡海到台灣的粵東移民,被貫以「客仔」、「山客」、「客民」等各種稱謂,但「客家」之名尚未在台灣出現。

查閱康熙28年(公元1689年)編撰的《東莞縣誌》,本地人,也就是廣府人把粵東來的客家人稱為「崖佬」。珠三角一帶把客家話稱為「麻介」話,因為客家話中的「什麼」就是「麻介」。語氣中,多少帶出本地人的優越感和對客家人的譏諷。

3511610091380_.pic_hd.jpg

後來,「客家」的稱呼開始佔上風,而且得到了客家人本身的認同。根據康熙59年的東莞縣誌,住在東莞的客家人開始自稱客家。此為他們自己認同為客家人的開始。也是所有外稱、自稱轉型的開始。

最早對客家問題具研究性質的著述,應該出現在清朝中期,由徐旭曾寫的《豐湖雜記》。徐氏當時在惠州豐湖書院教書,提出「今日之客家,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舊族」,「客家人之風俗,勤儉樸厚,故其人崇禮讓、重廉恥,習勞耐苦,質而有文」。其文章雖然很短,但卻開了後世客家研究之先河。

3521610091381_.pic.jpg

甲午戰爭之後,清廷將台灣割讓日本。在苗栗的抗日人士丘逢甲逃回家鄉廣東蕉嶺。他與同樣是梅州出生的客家籍外交官黃遵憲來往頻密,兩人在1905年在「人境蘆」成立了客家研究會。

3531610091382_.pic_hd.jpg

民國初年,許多著名的客家籍或非客家籍的學者,如黃遵憲、章太炎、顧頡剛、羅常培、羅香林,都有不同程度的參與。其中,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在顧頡剛的倡導下,組織考察客家歷史和文化,並委派羅香林編輯《客家史料叢刊》。在當時,對客家的研究幾乎成為學術界的一門顯學。

當然,在這一陣的研究熱潮中成就最大影響最深的首推羅香林先生。他畢業於清華大學,輾轉在大陸多家大學執教,最後定居香港,被聘為香港大學的教授。

3551610091384_.pic_hd.jpg

3561610091385_.pic.jpg

羅氏的貢獻在於,對客家作為一門學科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梳理。他撰書的兩本專著,包括寫於1933年的《客家研究導論》、出版於上世記五十年代的《客家源流考》,成了每一位客家研究者不可不讀的入門書。

羅香林既是客家族譜學的奠基者,亦首次建構了「客家民系」概念。透過對地方誌、族譜的重新解讀,創造出獨特的客家史觀。羅氏的許多觀點對後輩學者有重大影響,但也引起了很多爭論。對客家源起及客家話如何形成的討論,至今仍在持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