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客家婦女的涼帽

2021-06-25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WeChat Image_20210625152824.jpg

時值盛夏,筆者遊走新界客家村做訪談,經常戴上一種非常具本地特色的涼帽。最近由於戴涼帽出席一些公開活動和節目,圍觀的姐妹們感到好奇,問可否介紹來由。

其實,客家婦女的這種涼帽,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鄉村,可謂隨處可見,毫不稀奇。用薄薄的篾片、麥稈或漂白的棕葉編織的,狀似鬥笠,圓形、平面、頂部中間留空,縫以布料,有些還繡著梅花等紋飾。帽沿垂掛大約五吋、褶疊均勻的布巾。顏色各異,包括黑、白、藍、紅,還有花布,如同現今的女性服飾,不同年齡自有選擇。

WeChat Image_20210625152825.jpg

WeChat Image_202106251528251.jpg

年輕姑娘們若在垂布的兩端編織兩條五顏六色的彩帶,人們一看就知道這姑娘雲英未嫁。從帽穗顏色可以區分是未婚還是已婚。一般而言,未婚女孩的涼帽帶綠色或彩色花穗,已婚少婦花帶花穗是紅色,中老年婦女多用青色、黑色或紅綠黑雜色。在舊時候,女孩子出門、下地、趕集,都是拿白色穗帶涼帽,不拿母親的或臨時戴一下。寧可不戴,也不讓人誤會。上個月渡船去了一趟荔枝窩,沙頭角原居民群英姐見筆者也戴一款跟她家一樣的涼帽,倍感親切,並送了一對織帶作為涼帽佩飾。這種客家特色的手工織帶,工藝瀕臨失傳,在香港能夠製作的人,估計在單位數。

由於這種款式有別於南方鄉野農夫常用的鬥笠,彩布飄飄,在田園牧歌的耕植年代,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客家人還習慣稱之為涼帽或者涼笠,防曬、防雨、防塵三種功能兼備。農閒歇腳,從頭上摘下來當葵扇,招來涼風席席,涼爽宜人。

WeChat Image_202106251528252.jpg

WeChat Image_202106251528253.jpg

關於涼帽的傳說很多。相傳幾百年前,烽火連天,從北方逃來的難民中有位皇親貴族公主,來到南粵一個小山村,敵兵追殺過來,正在織篾的幾位農夫,急中生智,把織竹帽的半成品扣在逃來的女難民頭上,旁邊的客家婦女用黑布頭巾往竹帽上一搭,擋住了臉龐,拉她們在田裏勞作,躲過了一劫。

閩西也是客家聚居地。相傳仙人呂洞賓與當地客家農婦鬥智,自愧不如,贈送頭巾一條留念,保佑終生聰明美麗。農婦將頭巾掛在鬥笠的邊沿,成為笠披,更顯得美麗動人。

WeChat Image_202106251528254.jpg

WeChat Image_202106251528255.jpg

客觀的事實是,從北方南遷的客家人,肯定要適應酷熱天氣。來到江西、福建、廣東沿省荒蕪人煙的山地安營扎寨,中原漢人男耕女織、女子少有拋頭露面的習俗漸漸改變。為求生存,她們也像男人一樣開荒種地,但絕不希望把皮膚曬成男性引以自豪的「古銅色」,這就是客家婦女特別能幹且涼帽風行的歷史因由。

根據清人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記載,「惠州、嘉應州婦女多戴笠,笠周圍綴以綢帛,以遮風日,名曰蘇公笠」。但筆者在嘉應州(即現在的梅州)出生長大,但從未見此地婦女佩戴涼帽。她們戴的是尖頂鬥笠或圓墩式草帽,男女通用,並無二致,統稱「笠嫲」。為了進一步考證,筆者問了當地的客家文化學者李國泰先生,回覆是淸朝及民國期間,寶安式涼帽確實是「客家女的標配」,但1949年解放之後慢慢消失了。但毗鄰的惠州、寶安、東莞等地,涼帽依舊風行。

WeChat Image_202106251528256.jpg

WeChat Image_202106251528257.jpg

筆者長期深入台灣的桃園、苗栗、新竹等客家山地,未曾見過當地婦女戴涼帽。馬來西亞的客家朋友葉春天先生說,他們籍貫多數是惠州、東莞,比筆者長一輩的婦女,都還傳承著從廣東龍崗甘坑式涼帽,不至於因飄洋過海在異域蕃邦失傳。最流行是在馬來半島開採錫礦時期,客家婦女在日曬雨淋的洗錫、洗琉琅工場,盡皆戴著涼帽。

明清時朝隸屬寶安縣的香港,是客家聚居地,婦女出門勞作、趕集趁墟,都習慣戴涼帽。2013年,深圳和惠州申報的客家涼帽製作技藝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WeChat Image_202106251528258.jpg

WeChat Image_202106251528259.jpg

遺憾的是,筆者流連新界鄉村,只是偶而能見到戴涼帽的客家婦女,而且「買少見少」。這是一種消失在歷史時空的質樸清純的美麗,希望能夠通過本土文化的保育得以傳承。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