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元朗蔭華廬的紅色故事
蔭華廬的鳥瞰圖
受嶺南大學歷史系劉蜀永教授邀請,不久前專程赴該校,討論香港客家大宅蔭華廬的前世今生。與嶺大另一位學者劉智鵬合著《香港史》的劉蜀永,專注於華南史的研究,得知筆者收藏有大量的相關書信和剪報,所以有此一約。
近現代的客家富商巨賈,發達之後都喜歡光宗耀祖,在家鄉蓋大宅。但在香港有「紅色故事」的客家名宅極少,元朗蔭華廬是最密切的一個,中共早期的領導人周恩來曾經到訪,開國元帥葉劍英、左翼文化名人都曾經在這座大宅避難、養傷或安頓家人。適逢中共建黨一百週年,不妨從這個角度挖掘被歷史塵封的幾段往事。
上個世紀初,客家籍華僑潘君勉在家鄉廣東梅縣南口、發跡起點的香港元朗,各建了一座客家風格的大宅,皆命名蔭華廬。潘君勉對「蔭華」情有獨鍾的理由簡單得不能再簡單:蔭華是其父的名字。此舉亦可窺見客家人對父母的孝順,對列祖列宗的敬仰。
葉劍英與潘君勉於「蔭華廬」屋前留影。
潘君勉與家人
潘君勉與葉劍英及家屬
很多香港人都知道香港有一個逾百年的社團叫「香港嘉應商會」(現已易名為香港梅州總商會)。該會正是潘君勉先生在1916年創辦的。他在1936年還擔任南洋輸出入商會第一屆理事長。因為在日本及南洋經商暴富,潘君勉衣錦還鄉,在梅州蓋了一座「威震八方」的蔭華廬。也許是覺得蓋房子這點錢太過「濕濕碎」,於是又1932年,專程從梅縣把孫天朗建築師及數十名工匠請到香港,並原裝從大陸進口建材在元朗凹頭再建一座。這是唯一一幢(沒有之一)被香港政府列為一級文物的單一民居。
潘君勉是孟子古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典範。他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與國家民族的命運捆綁得最為緊密的商人之一。在日本結識了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之後,潘君勉出錢出力輔助國父在日本組織中華革命黨,在海外為討袁籌集軍餉。孫中山先生途經香港時曾作客潘君勉家,並親書「博愛」兩字相贈,這件墨寶現在已轉贈「梅州市華僑博物館」。
他還熱心扶持家鄉青年赴印尼謀生,慷慨解囊資助在日本留學的中國窮學生,受益者包括郭沫若、李伯球等。同是客家鄉親的作家郭沫若也曾在1939年入住該屋。為表示謝意,郭沫若把自畫的《梅花》一幅相贈。
2013年潘君勉嫡孫潘紹基給筆者提供家族的珍貴資料
2019年4月筆者陪同從加拿大、美國回港的潘君勉嫡孫潘紹樞(右)、潘紹達(左)走訪「蔭華廬」。
香港日治時期,潘氏一家因時局動盪時而避居梅縣,時而隱居香港。蔭華廬一度被日軍徵用作憲兵指揮辦公室,為元朗軍事總部。當時留下的一張軍用書桌,直至上世九十年代還存放在潘屋大廳。
抗戰期間,同鄉葉劍英在香港開展工作及就醫也曾住「蔭華廬」。潘君勉還接待葉劍英的母親、妻子等入住,兩家人在門前合影留念。葉劍英離港回武漢,任八路軍駐漢口辦事處主任,無暇顧及在港的家人,此時潘君勉不僅照顧葉的家人,還捐款在香港購買西藥及醫療器材,轉運抗日前線。據潘君勉侄兒潘炳湘回憶,1938年8月下旬,伯父帶他去港島跑馬地見了葉劍英夫人,並給了她一筆生活費用,大約是五百元港幣,葉夫人其時懷抱着一個不滿周歲的孩子。
潘君勉在葉劍英的啓發下,除了串連香港商界捐獻巨款支持抗戰,並通過葉的關係將其兩名侄兒送到八路軍的抗日前線。為了答謝潘君勉等港澳各界和海外僑胞對抗日戰爭的支援,葉劍英及八路軍辦事處多次寫信表示敬意。1938年8月,周恩來、葉劍英、廖承志、潘漢年致電香港、新加坡各華僑團體表示:「諸僑胞忠誠愛國,累寄款項援助,不僅同人等萬分欽佩,益使我前線英勇將士為之感奮!」
1968年,潘君勉逝世於香港。1983年,時任港督的尤德爵士及夫人在文化署官員嚴瑞源先生陪同參觀「潘屋」,更以國語與潘懋賢傾談,垂詢潘屋的歷史。港督衛奕信爵士曾建議將「元朗潘屋」保留列為歷史建築物及收購潘屋將之裝修成為元朗潘屋客家文物博物館。1985年,港英政府將之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潘君勉的後裔大多僑居海外。因為畫冊上的照片已經發黃和模糊,筆者前幾天打越洋電話到加拿大,問他的孫子潘紹樞先生,有沒有「高清」一點的與葉劍英及家人的合照,答案是「有年頭了,散失得差不多了」。失望之際,潘君勉的曾外孫卻給了我意外驚喜,說手上有多份當年由外公留下的原始資料,以及政府古跡辦嚴瑞源在1986年帶同南華早報記者採訪時之英文報導。
1952年香港嘉應商會春節聯歡,左三潘君勉。
「潘屋」連同附近土地涉及總面積達三千七百二十八平方米。 據香港大學建築學院介紹,這座長方形的單層建築佔地面積超過600平方米,屬兩堂兩橫建築物,即正門處一廳堂,內進另一廳堂,正堂的左右各有一橫屋,屋頂採用雙瓦面,稱陰陽瓦,由此比一般屋宇到了一層瓦,隔熱良佳,但成本亦高昂,當年的建築成本約為六萬元左右。整棟建築物包括16個房間,6個大廳,兩個大庭院,屋前有半月型水池塘,屋後則以整排風水樹作靠背,正門坐東向西,遠望深圳,現成「青龍白虎」之風水陣勢,充滿濃厚客家鄉村建築風格,正門兩側分別雕有一對貼金木獅,屋內簷下有四對共八隻石獅子浮雕,形神皆霸氣,故又被稱為「獅子屋」,為香港古老建築物群中罕見。
但蔭華廬多次面臨清拆命運。1983年,香港博愛醫院因擴建應付新市鎮的需求,曾一度要清拆「潘屋」以騰出空間作擴建用途,但遭到屋主的後人極力反對,並列出當年孫中山先生親題「博愛」題匾,以及葉劍英元帥等特色資料要求當局保留,結果這間又名「獅子屋」的「潘屋」終於逃過了清拆的命運。九十年代,「巴士大王」徐展堂家族購入蔭華廬及相連土地,曾打算發展私人住宅,但最後擱置。2010年,有報章報導徐展堂家族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改建潘屋成五層高的私人骨灰龕場,引起附近居民強烈反對。
筆者曾經多次帶海外僑領、專家學者、各國駐港領事參觀蔭華盧。唐朝詩人白居易筆下的情景,「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恍如在香港的古村落大宅再現。2012年初夏,筆者再次到訪,但見大宅已被林莽呑沒,偶爾露出些屋脊的青瓦,門前半月形的池塘已被蘆葦、水草佔滿,甚至蔓延到禾坪,直逼蔭華廬三字大門的台階。正廳的祖祠牌也不存,塵埃遍佈,如此建築文物,令人不免唏噓。雖被野荒包圍,中庭正樑上書「百子千孫」、「如意吉祥」,前堂掛「富貴壽考」四字匾,滿屋桃花貼金屏風 ,蔭華廬的顯赫仍然震撼。
筆者攝於2012年初的蔭華廬。
本港註冊建築師、香港建築文物保護師學會創會成員謝正勤先生對筆者表示,因為蔭華廬是私人物業,政府能做的很少。他多年前多次要求業主做團網鐵閘,但沒有處理,仍任由閒人進出。前古諮會成員、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指,若大宅被拆卸,即再次反映政府在保育私人歷史建築方面苦無對策,現有機制只能靠換地向業主提出補償,他希望保育私人歷史建築的諮詢能盡快出台,以免再有歷史建築受害。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