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一本客家辭典的跨國故事
說到辭典,很容易想到新華字典、康熙字典、牛津字典、英漢辭典,等等,但沒有人會想到客家辭典。
前幾年一位荷蘭華僑編撰的客家辭典,備受全球客家部落的歡迎,問世至今印了三版均告售罄。筆者最近在社交媒體圈看到現第四版正准備印刷中,第一時間詢問歐洲荷比盧崇正總會張挺宏會長,希望盡早訂購以免向隅。
其實,筆者是急人所急,因為有位香港朋友正在編撰客家字典。他是西貢一間學校的前校長何觀順,業餘時間都傾注在此事,退休後更是心無旁騖。
張會長真是古道熱腸。他起初的回覆是「辭典已無存本。再版事宜到時告知」,但很快又發來信息,「我看看香港有否存貨,每本49歐元或400人民幣」,日前更告知,「我們現在有客家辭典在香港屯門區張應財理事手中,你打電話聯繫他」。最令筆者感動的事,這位客家鄉親開車專程把辭典送到筆者的旺角聯絡處,且分文不收,理由是有感於筆者數十年專注客家文化研究,歐洲荷比盧崇正總會會長及作者決定相贈以示支持。
「客家大辭典」作者陳志明先生。
辭典的著者是荷蘭華僑陳志明。他耗了逾二十年的心血,編纂這本比磚頭還厚重許多的典籍。他以惠東、寶安等地的客家音及通俗用字逐一編纂成冊,能讓想學客家話的人,尤其是華裔,更容易讀寫聽講作為中國八大方言之一的客家話。
早在1911年,就有不少客家人來到荷蘭謀生,迄今大約有五萬客家人定居。可以說,荷蘭是整個歐洲大陸中除英國之外最多客家人聚居的國家。1970至1980年代初,香港成為華人移民到荷蘭的重要來源地,主要是新界客家原居民。
早期來荷蘭的客家人,大部份以水手、碼頭搬運工為主,也因此荷蘭早期的唐人街就在碼頭附近。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很多客家海員開始上岸轉行,以開餐館、雜貨店、服裝和皮革加工為主業。荷蘭的唐人街也向鹿特丹中心火車站附近轉移。
客家人崇文重教的傳統有了回報,隨著新生代的成長以及大陸新移民數量的增加,客家人涉足的行業逐漸走向「高端」,包括金融、房地產、醫療、法律、教育。
說來有點不可思議,陳志明是一個僅有初中中文水平的漢子,憑藉客家人特有的「硬頸精神」,花了二十多年的光陰,終於編輯了這本厚達一千多頁的《客家話大辭典》。這本辭典是迄今為止客家工具書中收錄字數最多,並且唯一兼注同義詞的辭典。 客家文化研究學者魏宇文教授評其為「集客家方言辭書之大成者,是目前不可多得的收字較多、例句齊全、詞條義項闡釋清晰、檢索便利的客家方言詞典」,「該辭典既有惠州、東莞和寶安客家地區的詞彙特點,又能兼顧梅州、香港等其他地區的客家話詞彙,頗具特色」。另一位學者馮秀珍評價,「一位遠在歐洲的海外客家人,卻做了海內芸芸客家都沒做到的事情」。
陳志明出生於1946年,籍貫寶安縣(今深圳)。其祖父和父親都是蘇里南的歸僑,祖父很有學問,父親寫的一手好字,算是書香之家。陳志明痴迷文字,大概與祖上的傳統有關,尤其繼承了父親的基因,喜好書法。1957年,年僅13歲、剛剛讀上初中不久的陳志明中斷學業,漂洋過海去了蘇里南,投靠先期而去的兄長。
蘇里南的中文舊譯為洵南,位於南美洲北部,北臨大西洋,南鄰巴西,東臨法屬圭亞那。上世紀中葉仍是荷蘭海外省,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客家人佔該國總人口逾7%,絕大多數蘇里南華人認為他們的祖先是來自東莞、恵陽、寶安的客家人,也有一小部分客家人來自廣東鶴山。
左三:歐洲荷比盧崇正總會張挺宏會長、左四:陳志明先生。
來到異域他鄉,陳志明再也沒有進入正規的中文學校,但一生保持著與中文的不解之緣,對客家話研究更是驚人執著。舉一例,有些字他不知道讀音,普通的漢語字典又沒有客家音標,於是他把那些字列出,寄給遠在中國鄉下的父親,由他請教當地學識淵博的人,標注音標之後,再寄回南美洲。離互聯網時代還很遙遠的歲月,千山萬水,遠隔重洋,很難想像一封信來回多麼費勁。但陳志明就是用這種最原始的方法,如同精衛填海,愚公移山。
幸運的是,他在蘇里南一所教會學校讀荷蘭語,結識了一位香港來的神父,他的國學造詣很深,給了他專業指導。還有,妻子黃碧雲也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客家人,婚後相夫教子,操持幾乎所有的家務,讓丈夫可以潛心著述。
1975年,蘇里南脫離荷蘭獨立,但至今仍是唯一一個以荷蘭語為官方語言的南美洲國家。和許多華人一樣,出於對獨立後蘇里南生活的不確定,以及對更加美好生活的嚮往,他們趕在獨立之前舉家遷往荷蘭,開始了新的生活。
荷蘭學習中文的條件顯然比蘇里南要好,陳志明書房的書籍大增,其中一套1962年台灣出版的《中文大辭典》,總共40冊,每冊500多頁,摞起來高逾一米,陳志明都一頁一頁翻過,一字一字讀過,有的甚至不止一遍。
初來荷蘭時,陳志朋的四個子女,最大的五歲,最小的年僅一歲。家裡說的是客家話,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全是客家的傳統。
長子昉祥上萊頓大學之後,在漢學院的圖書館找到了幾本早期出版的客家工具書,包括《客英大辭典》、《客荷辭典》、《客方言》等。萊頓大學漢學院甚至有客家話授課,中文圖書館的規模甚稱歐洲之最。
厚積薄發,方可水到渠成。大約從1993年開始,陳志明正式著手編撰客家辭典。古往今來,編寫大型辭典,大都是團隊。對個人而言,實在是浩大工程。
陳志明做過不少行當,經營雜貨店,代理蘇里南啤酒,開家庭作坊製作中餐醬料。數十個春秋唯一不變的就編寫客家辭典。按他的說法,每天所用時間,至少五個小時。而且,無論何時何地,甚至出國渡假,只要想到一個詞條,就會隨手記下,然後再作整理。編寫辭典成了他工作之外的全部生活。
孜孜不倦,殫精竭慮,水滴石穿,辭典傾注了陳志明從中年到晚年的全部心血。初稿是手抄的,總共9個大號文件夾,每個約有300頁,共約3000多頁。初稿完成後,陳志明才開始學會電腦打字。全書共有13400多個字頭,80多幅插畫,是現有客家工具書中最合規格、最為完整的一本。
筆者前幾天把沉甸甸的辭典轉送到何校長手中,在場的客家朋友「兩岸客家聯會」江全孚會長、「香港台灣客屬同鄉會」吳秀娥會長都很感動。一本辭典,兜了一個巨大的圈,牽動著南美、歐洲、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客家人。表面上看是奇遇情緣,深層次的理解,是無論身處地球任何一個角落,守望相助,客家親情血濃於水。這正是千年客家文化能夠薪火相傳的原動力。
筆者把沉甸甸的辭典轉送到何校長手中。
左一:「兩岸客家聯會」江全孚會長、左二;何觀順校長、左三、「香港台灣客屬同鄉會」吳秀娥會長與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