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樟樹灘村

2021-09-10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17.jpg

18.jpg

筆者走過數不清的客家村落,他們的祖先大都源自廣東的寶安、恵州、河源、梅州的五華、興寧、大埔、蕉嶺以及福建、江西的客家聚居區,但還是第一次在香港發現有一個先民來自梅縣的逾三百年的村落。

在新界客家文化協會會長廖國明、常務副會長呂國康的陪同下,筆者來到樟樹灘村,村公所的碑刻對地名有詳細記述,「本村原名樟溪」,另有土名「額珠頭、白石角、檸檬窩、蕉坑、排門、橫巷、店巷、官坑、黃坭塊、新屋家、螺殼峴等」。筆者相信,香港地還有太多這類「土名」,因為缺乏文史記載,湮沒在歷史的塵煙中,後世也就無從知曉。

19.jpg

20.jpg

(筆者贈送拙著「客家香港文叢」給邱東平村長。)

關於樟樹灘先民的歷史,村長邱東平對筆者表示,2004年,赴福建上杭參加「世界邱氏宗親會」組織的祭祖活動暨上杭(邱)氏祠堂落成典禮。翻查當地的族譜記載,祖上原來是從上杭遷徙至梅縣松源白玉村,再輾轉來到香港樟樹灘。上杭祭祖活動結束後大家決定去梅縣尋根,這便是他們的第一次回到自己的祖地祠堂拜祖。

12.jpg

客家族譜的功能非常神奇。無論宗族多麼淵遠流長,族譜總能把歷史碎片串成一根珠鏈。根據村長介紹,丘氏源頭為周朝姜太公第三子穆公。第九十世、香港第一世允則公,於明末清初移居大埔林村新屋仔,迄今四百年。第九十二世、香港第三世移遷大埔樟樹灘村。

樟樹灘的歷史可上溯至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准許復界,新舊村民再度遷入大埔。根據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編撰的 《新安縣志》,大埔區內最早落籍為溫、廖及駱三姓,其後陸續有邱、江、鄭、李等姓氏族人遷居。1905年,香港政府進行「土地登記」,李姓「片區」單獨成為大埔尾村。鄭姓在1920年代後全部搬離,移居錦山。村內現有邱氏、溫氏和江氏宗祠。

13.jpg

樟樹灘現時以邱氏人數最多,邱氏是從大埔林村新屋仔村分支到樟樹灘,新屋仔村是邱氏開基祖允則公,分為四大房:長房為大埔林村新屋仔村、二房為西貢大腦山村、三房為沙田芙蓉𡋾村,四房為樟樹灘村,樟樹灘村開基祖是排行最小的燦斐祖,至今已有300多年,其下再分作五小房。

14.jpg

現時在樟樹灘村的邱氏祠堂稱作「燦斐邱公祠」。祠堂為單間兩進,祠內牆上有對聯:「嘉應移安三百餘年春祭秋嘗明祀典;繼龍迄世三十世代左昭右穆序源流」。2011年燦斐邱公祠重修完工舉行開光儀式,時任環境局長邱騰華聯同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擔任主禮嘉賓。

11.jpg

樟樹灘與大埔尾兩村在全盛時期約有2,000居民,村民多以務農或捕魚為主,飼養六畜為副,收獲用木船載往大埔墟販賣。

村長講述:「祖母半夜二點擔柴翻山越嶺去深水埗賣,回到家時已經是晚上八、九點了」,可見早年新界農戶的艱辛。上世紀中葉,兩村青壯出外謀生者眾,主要前往英國及歐洲其它國家。

16.jpg

樟樹灘是香港農耕時代的美麗縮影。五、六十年代未填海時,村旁都是鐵路和石灘,水清沙幼,是孩童嬉戲的天堂。筆者翻閱村長贈予的村史紀念冊,質樸的描述令人神往,略録幾段:「躺在地龍下(火車橋底)睡懶覺,或攀上的百年榕樹乘涼,秋風送爽,跟祖母到禾田打谷放牛,閒來或到狗仔湖暢泳捉蝦,或到白石角,日間摸帶子,夜間照魚,以魚獲滾粥,加上煨蕃薯,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左鄰右里都是叔伯兄弟,彼此守望相助,民風純樸,逢年過節兄弟們舞麒麟、放鞭炮,一片昇平景象,祖母和嬸嬸亦會下田採摘新鮮蔬菜,加上自做的茶粿米通,雞鴨魚鮮,烹調出各式地道農家菜,遠勝於珍饈百味」。

八十年代開始,香港經濟起飛步入黃金發展時期,樟樹灘村原本的金字頂客家風格的瓦屋,被逐一清拆,取而代之的是西班牙式的村屋。信步村頭,令人頓生滄海桑田,歲月留金的慨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