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客家山地百草園
(筆者在客家村做田野調查,隨處可見村民晾曬的「布驚草」。)
重陽剛過,酷暑漸退,正是行山的好時節。香港四面環海,層巒疊嶂,對喜歡遠足登高的愛好者,實在是得天獨厚。
筆者常常走訪客家山村,對行山另有一番感受。客家原鄉本來就在山區,對山川草木有更多的認識,哪些植物對人體有藥用療效,也是祖祖輩輩相傳,逐漸形成客家人靠山吃山,就地取材的飲食文化。
回溯歷史長河,客家人從中原遷徙進入贛、閩、粵、桂和四川,先民們都是棲息於高山密林或丘陵地帶。不僅河流溪澗的蝦蟹螺蜆、深山密林的飛禽走獸、田埂池塘的蛇鱔蟲蛙,皆成盤中餐,許多野生植物的根梗亦成湯料。寓醫於食,形成天人合一境界。
來到南蠻之地難免水土不服。開荒拓植,風吹日曬難免中暑,霜雪凜冽難免受寒邪。 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面對嚴酷的生活環境,只能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在客家山地百草園尋寶,通過測試、掌握其藥性,造福族群。「唔知當系草,知道就系寶」,客家人的本草知識,既有從中原傳承而來的,也有在當地的新發現,甚至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沒有記載。
例如,客家山村屋前屋後,有一種四季常青灌木,生命力極強,任火燒泥埋,採伐蹂躪,依舊野蠻生長,俗稱「布驚子」源於客家話「不驚」的諧音,既可驅趕蚊蟲,又可治頭痛風濕,安神壓驚,村民們採摘曬乾,用來做枕頭。
客家人慣用的草藥,譬如半邊蓮、半邊旗,五指毛桃,可以聯想到它們的形態;五味子、木姜子,可以想象到它們的味道。也有一些名字無從稽考,如千斤拔、牛大力、崗菍、霧水葛、雞骨草、金錢草、雞屎藤、穿破石,經歷千百年相傳,約定俗成。
客家山區多長壽之鄉,與鄉民喜歡吃純天然的野菜有關。南方炎熱,客家人最常喝的湯,如五指毛桃燉雞、生地土茯岑煲豬𦟌、溪黃草煨鯽魚、紅絲線煲豬骨、艾根煲雞等等,無一不是「有機食品」。還有一種植物稱五葉神(又叫絞股藍),沏茶、煲湯均為佳品,因含有與人參相同的成分,故有第二人參及南方人參的之譽。
除了餐桌上的草本,筆者記得小時候在粵東故鄉,還有一種長得漫山遍野的果子,叫「當梨」(也稱山稔子)。每逢金秋十月,就是果熟時節。稔子先青而黃,黃而赤,赤而紅紫。農夫村婦們在山野砍柴割草累了,隨手採摘,甘甜多汁,生津止渴。吃罷不抹嘴,舌頭牙齒口唇都是「紅得發紫」。
客家人不僅向大自然要美食,飼養家畜也常用天然食材。例如村民種植紅薯,人吃紅薯,豬就吃紅薯藤。冬天來臨,紅薯葉枯,豬就沒糧食了。客家人就用野牡丹代替。這種植物不僅令公豬發育良好,不打架,快長膘。野牡丹有一個客家名稱叫「豬牯菍」。所謂「豬牯」,就是尚未配種的公豬。
香港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約四分之三仍是郊野。除了23個郊野公園,香港亦設有4個海岸公園、1個海岸保護區。淺灘偉岸、群山環抱之間,草木蔥榮,約有2,100 種本土植物。筆者的一位好朋友何觀順,是西貢澳頭村的原居民代表。有次行山行村,他說,小時候,長輩們大都知道草本植物的功效,如今懂的人愈來愈少。無可奈何花落去,失傳是必然趨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