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香港的村校

2022-04-22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4-22 at 18.03.33 (1).jpeg

上一篇寫了《香港消逝的風景——梯田》,反響頗為熱烈。有些讀者留言問,香港還有其它消逝的風景嗎?

村校,也就是鄉村的學校,算是一道已經消逝的風景線。筆者不肯定香港是否還存在村校,但縱算有也是落日餘暉。

「崇文重教」是客家人的優良傳統。村校則是客家人薪火傳承,自強不息的一個縮影。由於地理條件限制,「耕讀傳家」成了向上流動的階梯。用時下的說法,就是「知識改變命運」。這是客家地區盛行父教子習、兄弟相長、崇文重教的主因,亦與歷朝歷代南下的中原士族傳統一脈相承。

WhatsApp Image 2022-04-22 at 17.51.16.jpeg

香港的大多數村校,座落在新界及離島的客家原始鄉村。最早源於宗族祠堂、鄉紳或秀才興辦的學塾、家塾、書室或書院。客家族群設館啟蒙,為的是讓其子弟不至於成為文盲。理想遠大一點的,就是希望藉此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1898年港英政府接管新界後,對原有的農村社會模式、生活習俗,包括教育政策均不作干預。直至1913年,香港政府首次立例規管香港所有公立及私立學校,要求所有學校均須向香港政府註冊。據統計當時新界共有學塾260間,但學生人數僅三千多人,可見香港的基礎教育遠未普及。

WhatsApp Image 2022-04-22 at 17.51.43.jpeg

二戰後,俗稱「卜卜齋」的私塾「與時俱進」,開始大規模轉型為村校。再加上本地適齡學童急增,政府開始以「一元津貼一元」的資助方式,帶動鄉村興建學校。由此,香港的村校多數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落成。

到了七十年代後期,香港經濟騰飛,百業興旺,譬如觀塘、油塘、荃灣、元朗,工廈如雨後春筍,當區村民外遷工作及居住,學童「買少見少」。地處香港海隅一角的鯉魚門海濱學校,就是在2008年成為香港最後一批被停辦的村校。

所以說,香港的村校,其實不是很久遠的集體記憶,而且很有本土特色,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私塾轉型的材校,主要是民間眾籌、鄉紳捐錢或捐地,也發動華僑捐贈。例如油塘的海濱學校,還得到遠在美國舊金山客家人的解囊相助。鯉魚門創意館的牆上,記載着「多多益善,少少無拘」的捐贈者。1954年,濱海學校再次發動擴建校舍活動,得到「萬金油大王」胡文虎夫人陳金枝女士等人捐助。胡文虎是早期名震四海的福建籍客家巨富、香港《星島日報》創辦人。

WhatsApp Image 2022-04-22 at 17.48.17.jpeg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賣田賣地賣森林賣雞鴨集資辦校,在當時的香港不是新鮮事。例如,僑所公立學校為建校,召開村民大會,透過出售「公田」,得款八萬作為基金。丹竹坑公立學校更將百年樟樹砍伐出售,所得佔集資總數的五分之二。1958年的公立華封學校,資金由山廈村、欖口村和政府三方面分擔,村民更在農作物收成和出售禽畜時抽取百分之五作建校經費。

WhatsApp Image 2022-04-22 at 17.51.16 (1).jpeg

有錢出錢,沒錢可以出力。南邊圍崇德學校創建時,規定每戶一定要付出勞動力擔「十斗淡沙」;大嶼山的杯澳公立學校,建校時的磚塊由九龍購置,但當時貝澳沒有碼頭,運磚船在漲潮時將磚塊丟到海中。清晨四、五時潮退,村民群起撿拾並搬到學校地盤。

 

WhatsApp Image 2022-04-22 at 17.51.42.jpeg

二、早期的村校,校舍五花八門,土法上馬。例如沙田的文正公立學校的前身叫「貫萬學校」,借用客家大宅曾大屋其中一個炮樓作校舍。三鄉的白望鄉學校,也是在圍龍屋的更樓上課。元朗山廈村的華封學校,借用村中的張氏宗祠;十八鄉的永安學校,於1938年註冊時校址,是「大樹下天后廟」。

WhatsApp Image 2022-04-22 at 17.51.16 (2).jpeg

還有私墅改裝的課室,例如鏡蓉書屋由沙頭角禾坑村李氏客家族人於清朝初期興建,大埔頭鄧族的敬羅家塾發展成啟智學校,八鄉上村黎氏的植桂書室同時用作祭祀祖先和教育村中子弟。

還有在天台上課的。司徒華創辦的葛量洪校友會觀塘學校,原址在觀塘新區某徙廈天台。天台小學於19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被淘汰,學童獲編配繼續上學。

WhatsApp Image 2022-04-22 at 17.51.17.jpeg

三、藍天樹下的童年樂團
村校普遍設備簡陋,教學水準參差。據海濱學校前校監羅先生向筆者憶述,因為鯉魚門村都是客家人,所以用客家話授課。那時候「先生」不是亂叫的,老師才能尊享先生稱謂。課本選用三字經、四書五經、唐詩、朱子格言等儒家典籍,入學時要跪拜「萬世師表」孔子。一位老師同時兼教四班,也包辦村內紅白二事。學生須自備書桌椅子上課,寒暑假要把椅桌搬回家。習字簿亦各家自製,開本自然五花八門。

WhatsApp Image 2022-04-22 at 17.51.17 (1).jpeg

上課安排甚至「顛三倒四」,例如長洲公立學校前身是義學,為免得失街坊,初時需要抽籤才可入讀;地處深山老林的鎖羅盆,村校只提供三年小學課程。若要繼續「深造」,孩子們就要寄宿沙頭角或大埔求學。

但當年的香港鄉村學童,可能比大都市的學生更快樂。除了讀書識字,村校的孩子們也在操場的大樹上摘荔枝,煨蕃薯,跑到田裏去插秧,挖塘泥,在廟宇點燈。村校,提供的是簡樸而又天真無邪的孩提生活。

WhatsApp Image 2022-04-22 at 17.51.41.jpeg

筆者走訪了多次的海濱學校,就是一家有着百年歷史的客家村校。該校停辦之後,被香港賽馬會「活化」成為鯉魚門創意館。兩層校舍原有結構被保留,外牆「海濱學校」四個大字仍與夕陽相輝映,校園中由學生塗寫的創作仍在,徬彿在訴說這所百年老校的滄桑。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