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大坑火龍文化館
大坑火龍文化館日前開張,這是香港文化事業的一大盛事,是日冠蓋雲集,紳士淑女盡出。筆者亦獲「香港最年輕的客家村長」張育文先生邀請前往捧場,「撞到」眾多因疫情阻隔而好久沒見面的朋友,開心之情難以言表。
地處銅鑼灣大坑書館街十二號,樓高三層,該址見證了中國近代百年歷史的滄桑。原建築物為「孔聖義學」,建於1909年晚清時期。大坑客家村民對這個地方懷有深厚的情意結,從前因為窮無書讀、沒學校,都是街坊合資興建學堂讓子弟去識字。
(1896年,隆重的舞龍隊伍行經港島皇后大道中的情景。)
二戰時期遭日軍炮火焚毀,1949年在原址重建,先後交由多個教學團體使用,2010 年空置至今。建築物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並於2013年獲政府納入「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計劃」內。但大坑火龍文化館活化工程遲至2019 年底才展開,至本月11日才啟用,真可謂來之不易。
(1935年5月,慶祝英皇喬治五世銀禧登基慶典的巡遊活動,在中環皇后大道中舞動的情景。)
隨着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大都會,銅鑼灣寸土寸金,原始形態的客家村早已湮沒,周遭都是石屎森林。質樸無華的傳統客家生活方式也在中西文化融合的過程中演變成為香港本土文化的組成部分。2014年,香港特區政府公佈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有關客家文化的項目,分列在「表演藝術」、「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與「傳統手工藝」等範疇。
筆者當日在場館所見,地下展館介紹舞火龍的歷史、儀式、製作過程,亦展示客家村的滄桑以及大坑的今昔變遷。其它樓層可舉辦多姿多彩的工作坊及講座,包括快要失傳的客家刺繡工藝。
香港人大都看過、至少聽過大坑舞火龍,但對其源流卻可能不甚瞭解。大坑舞火龍的習俗已有逾140年歷史,一直是香港傳統的中秋節慶的「壓軸戲碼」,每年火龍都會於大街小巷舞動翻騰,2011年,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時移境遷,物是人非。作為客家習俗的舞火龍,現在香港僅有兩個地方仍在延續此傳統,一是港島大坑,另一是薄扶林村。儘管香港急速發展,不斷有很多非客家居民遷入港島這兩個客家村,但在中秋節晚上舞火龍的習俗,百年來始終如一。筆者曾經以「客家火龍舞」、「薄扶林」為題寫過專欄,有興趣的文史學者可參看附在本文結尾的鏈接。
舞火龍的班底騰跳躍動,所以通常需要客家武術的功底。數十壯漢撐起一條插滿香燭、長逾數六十米甚至近百米的火龍上下翻騰追逐「龍珠」。所謂龍珠,是插滿香燭的球體,由一驃壯漢子高擎轉動並引領前路。火龍的製作講究,工序主要分成破竹、削竹、紮骨架、綑綁禾草、纏繞鐵線等五個步驟,龍頭、龍尾、龍身、龍珠要分工負責。
筆者小時候在梅州每年節慶都見火龍舞。與香港不同的是,家鄉火龍身上燃點的香柱粗大逾十倍,舞龍的青壯年皆赤膊上陣,煙霧瀰漫之中火星四濺,在夜間甚為壯觀。但點點香火灑落在這些灰燼滿臉、揮汗如雨的光膀漢子的身上,看着都痛,但亦可籍此窺見客家「男兒當自強」的蠻勁和拚搏精神。
有一出港產片的場景,把舞火龍拍得非常唯美,那就是2019年上映的《花椒之味》,改編自香港才女張小嫻的小說《我的愛如此麻辣》。此電影由許鞍華監製,麥曦茵執導。鄭秀文、李曉峯主演,鍾鎮濤、任賢齊、劉德華等幾位大咖客串。
現時大坑火龍舞的指揮,是年逾七十的輝哥。 「我在這裡是原居民、客家人。小時候六、七歲已參與舞火龍,不是舞龍,是舞花燈」,他說,「父親以前也舞龍,一代傳一代。如果唔做下去,冇人去做,就會失傳」。
筆者相信,大坑火龍文化館將會是本港又一個文化之旅打卡點,除了介紹舞火龍習俗和歷史沿革,還可品嘗逐漸在港人記憶中消失的地道客家菜。
客家是香港開埠前後最重要的族群之一,客家文化的細節,可從生活方式顯露無遺,包括客家話、山歌、表演藝術、工藝、民居風格、飲食、節慶等,處處散發出客家人「崇文尚武、耕讀傳家」的精神氣質。
特別鳴謝::大坑火龍文化館、大埔區議員林奕權先生、全港最年輕村長張育文先生、客家功夫傅天宋師傅提供的部分照片。
相關鏈接:https://www.thinkhk.com/article/2019-09/16/36524.html
https://www.thinkhk.com/article/2019-09/24/36694.html
https://www.firedragon.org.hk/tc/tchome.html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